车耀先:藏身“努力餐”的统一战线“线长”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王俊2019-04-12 15:20

车耀先,小时名叫车荣华,1894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生于四川省大邑县灌口场(今悦来镇)上一户小商贩家中。他5岁时开始断断续续读了几年乡村私塾;10岁时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先随祖母和嫂嫂在灌口街上卖甘蔗、卖地瓜。后来他当了自己的一条套裤作本钱,买了两封火柴,逢场天赶场叫卖;有时还帮赶场的布贩背布,以赚点小钱补贴家用。有一天赶场归来涉河时,因人小个矮,被河水冲出很远,差点淹死,幸被路人救起。

1908年,车耀先被人介绍到崇庆县城“益盛荣”商号学徒,学徒期满留在商号里当店员。1913年,他弃商从军,在川军中从士兵干起,后任班长、司务长、排长。他作战勇敢,不久提升为连长。

1921年,部队驻简阳县城,车耀先结识了城内福音堂的牧师聂生明,并资助聂生明读大学。从此,二人来往密切,成为莫逆之交。

1923年,车耀先在简阳贾家场的一次军阀混战中头部负重伤,昏死在战场上。敌方以为他已战死,便脱光了他的衣服,把他推入深坑。第二天,聂生明冒险来收“尸”,从深坑里救出了奄奄一息的车耀先,把他送到成都医院救治。伤愈后,因碎骨难取,压迫右腿神经,致使车耀先右腿残疾。他伤心至极:自己为什么成了军阀们混战的牺牲品?后来他对人说:“我的腿是为军阀们争洋房子、争小老婆致残的!”脚跛了,头脑清醒了。他幻想从聂生明介绍给他的新旧约中寻求“真理”。于是,他信了教,受了洗礼,成了基督的信徒。

1926年,因北伐战争的形势所迫,四川军阀刘湘将其所部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车耀先时已升任四师团长,部队驻防荣昌县。此时,一批批黄埔军校的学生和政工人员先后进入刘湘部队,其中有不少共产党员。他们带来新思想、新作风,深刻地影响了车耀先。车耀先在四师党务筹备处时,与共产党员吴超然接触较多,交往极厚。他与吴超然、廖逢吉等在荣昌成立“荣昌反英大同盟”,印发《荣昌反英大同盟宣言》、《告民众书》,组织游行示威。车耀先还到荣昌县的协和、河包、仁义等乡镇作国民革命宣传演讲,受到民众欢迎。

1927年,刘湘在重庆一手制造了三三一惨案,杀害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闇公等一批共产党人。车耀先对军阀背叛革命的行径极为不满,遂借口参加“基督教东亚和会”,和聂生明等以四川教友代表身份去了上海。会上,中、朝代表提的意见,被白种人歧视而不予通过,使得车耀先义愤填膺。他看清了帝国主义操纵教会、愚弄人民的丑恶嘴脸,愤而退出会场。

车耀先返川后在成都发起组织了“中华基督教改进会”。在一次纪念“耶稣诞日”大会上,他撰写对联张贴在会场两旁:

圣诞重逢,愿个中黑幕揭穿,开一九三二新纪念;

会名改进,有头上青天印证,与七千万人大同盟。

联文铿锵有力,号召与会者起来揭穿帝国主义者操纵教会的黑幕,表达了爱国人士誓与七千万教民团结对敌的决心。他主张华人自主办教,不要帝国主义插手。这时的车耀先思想、政治上已渐成熟,决心脱离军阀部队,不再为军阀们卖命,便辞职退伍,先后在成都开办“我们的面店”、“新的面店”,进而办“努力餐”饭馆,为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提供联络和活动地点。

1928年10月,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情况下,车耀先义无反顾地投入党的怀抱,由吴伯超(吴超然)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怀着无限感慨和激动的心情,写下了入党后的心声:

幼年仗剑怀佛心,放下屠刀求真神。

读破新旧约千遍,宗教不过欺愚民。

投身元元无限中,方晓世界可大同。

怒涛洗净千年迹,江山从此属万众。

不劳而食最可耻,活已无能焉活人。

欲树真理先辟伪,辟伪方显理有真。

喜看东方瑞气升,不问收获问耕耘。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车耀先以退伍团长和“努力餐”餐馆老板的公开身份,在成都军政界、文化界、基督教徒、青年教师与学生中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成为成都地区“反日救国大同盟”的领袖人物。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车耀先在成都率先响应。他利用在成都省一师和省女师任教的机会,积极在师生中宣传抗战救亡,并先后同一些与党失掉联系的同志和救亡人士发起组织“成都抗战后援会”和“成都各界救国联合会”。同时,他在四川地方实力派中上层人物中开展统战工作,促进反蒋和抗日救亡。此外,他还在“基督教改进会”、“四川世界语学会”、“成都注音符号促进会”等团体中,团结了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宣传抗日救亡的思想,培养四川救亡运动的骨干,使成都的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国民党当局封锁事变真相,造谣惑众。车耀先本着“欲树真理先辟伪,辟伪方显理有真”而积极筹办《大声》周刊。在他的努力下,《大声》于次年1月15日创刊,他任《大声》周刊社社长。在创刊号上,车耀先署名“笠盟”,写了《宣传与谣言》的文章,引用西安广播电台和外电报道,把西安事变真相公布于众,冲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以后,《大声》又陆续发表了《中共中央调停陕变通电》、《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毛泽东的一些文章以及宋庆龄、何香凝向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的《恢复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提案。

由于《大声》传播了真理,敌人对车耀先又恨又怕,便派特务去捣乱、恫吓。车耀先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在《大声》周刊上发表了《车耀先答友人的一封信》,说:“只要政府愿蹈北洋军阀的覆辙,我亦愿步邵飘萍的后尘!”铮铮铁骨,跃然纸上!

《大声》创办不到三个月,便发行5000多份,对于推动成都及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反动政府见恫吓不成,便下令查封。《大声》每次被查封后,车耀先一面更名申请登记,争取合法,一面又继续出版。先由《大声》更名为《大生》,而后又更名为《图存》(取救亡图存之意),再又恢复《大声》。三变还原,最后被迫停刊。《大声》自1937年1月15日创刊到1938年8月13日停刊,前后出了61期、约100多万字,它传播了革命的声音,期期都闪耀着宣传抗日救国的光辉,受到大后方民众的喜爱和欢迎。车耀先还利用这块舆论阵地,宣传、教育和团结进步青年,帮助他们奔向延安,走上革命道路。崇庆县的张露萍、大邑县的刘家言、李德方等,就是在他的帮助下走向延安、走上革命道路的。

1938年4月,车耀先在成都发起成立“成都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和“中苏文化协会成都分会”时,引起了成都反动势力的恐慌和仇视。“中苏文化协会成都分会”成立开会那天,有100多个国民党特务、三青团骨干分子跑来捣乱。车耀先义正词严地斥责他们的无耻行径,得到与会者的支持。特务头目恼羞成怒,掏出手枪威胁车耀先。面对敌人的枪口,车耀先从鼻孔里轻蔑地“哼”了一声:“我是当兵出身的,这玩意儿见得多了,吓不倒我!”特务们的蛮横无理,更激起与会人员公愤。大家群起攻之,特务们招架不住,只好溜走。

1939年底,蒋介石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在成都,反动派阴谋制造事端。

1940年3月14日,蓄谋已久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暴徒数百人装成饥民,抢了四川地方实力派人物潘文华银行仓库的大米,然后嫁祸于共产党人。他们在成都各报大登“共产党煽动饥民抢米”的特大新闻,污蔑共产党,煽动反共。

3月16日,国民党军警特务在成都大逮捕,他们秘密绑架了中共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公开身份是八路军成都办事处和《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负责人)。是日夜半三更,特务们又涌进成都祠堂街“努力餐”餐馆,抓捕了车耀先。

成都“抢米事件”发生后,中共成都市委按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印发了《为抢米事件告成都市民书》,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嫁祸于人、煽动反共的阴谋。周恩来也在重庆代表中共中央就成都“抢米事件”向蒋介石提抗议,要求释放被捕的罗世文、车耀先等人。但反动派拒不放人,还将罗世文、车耀先等秘密押往重庆囚禁。

在狱中,敌人威逼利诱车耀先,暗示他只要答应加入国民党,为反动派效劳就可出狱,就可当官发财。但均被车耀先严词拒绝。他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在狱中为子女们写下了万言遗书,教导子女:“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能以‘廉’、‘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足矣。夫复何恨哉!”以后不久,反动派将车耀先等转押到军统贵州息烽监狱,企图以苦难的狱中生活来消磨他们的斗志。

车耀先把敌人的监狱当作一个特殊的战场,坚持与反动派进行特殊的战斗。他和罗世文等一批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员,秘密建立了狱中党支部,组织、领导狱中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与敌人斗争。在特务面前,车耀先一直没有暴露自己是共产党员的真实身份,一直以“成都文化界救亡人士”的公开面目出现。特务头目拉拢他,他将计就计当上了息烽监狱图书室的管理员。他利用管理图书的机会,一面拼命看书学习,一面把仅有的1000多册书籍整理得井然有序;还想法从监狱当局那里要出了从关押政治犯手中没收的书,把有进步倾向的旧书从书堆中清理出来,一本本修补好,陈列上架。他还在有的书扉页上写上“文优纸劣,特请珍惜”字句,使得一些世界名著得以在狱中传看不息,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的《前夜》等。一些当时的进步刊物,如《观察》、《民主世界》、《展望》等,也在车耀先的推荐宣传下在狱中流传阅读。

见政治犯们在狱中还孜孜不倦学习、看书,看守们百思不解:这些人不知今天死还是明天亡,看那些劳什子书有什么用?一天,有个姓萧的特务立功心切,跑来劝车耀先:“车团长,你要赶快自首啊,不然,一辈子都出不去了!”车耀先拍案而起,大声说:“出不去算球!”使那特务碰一鼻子灰。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多次要求国民党当局释放罗世文、车耀先等在押的一大批政治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再次将释放罗世文、车耀先的要求向蒋介石提出。可狡猾的反动派竟诡称罗、车两人早在狱中病死。特务头子戴笠密令将罗世文、车耀先转押囚禁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的重禁闭室内,戴上沉重的脚镣手铐,与其他难友分开,继续施以酷刑。

1946年7月,国共和谈破裂,蒋介石密令杀害罗世文、车耀先二人。8月18日,车耀先壮烈牺牲,时年52岁。

(来源:中华英烈网 作者:陈艾、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