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守健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孙智英2019-01-29 16:41

焦建国,男,原名焦守健,又名焦光瑞,化名苏一华、肖实。1912年10月生于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留楚乡屯里村。父亲是乡间的郎中,在他9岁那年,因救治霍乱病人,被传染而死。在母亲教诲下,他从小立志做父亲那样高尚无私的人。

1925年,焦建国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立第一高小,在这里结识了担任教师的共产党员王耀郁。在王老师的安排下,他联络了一批进步学生,以组织篮球队为名进行有益的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报刊,学习革命思想,树立为革命献身的志向。不久,焦建国被批准加入共青团,并担任了支部书记。从此,年仅14岁的焦建国走上了革命道路。他还非常热心锻炼身体,不管严寒酷暑,从不间断。每天,他总是提前半小时起床,跑步,练拳脚。同学们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自讨苦吃?”他笑着说:“趁年轻不把身体炼硬,以后怎么为国出力呢?”在他带动下,一大批进步学生也加入了早晨跑步的行列。

1926年,焦建国担任了饶阳县第一任共青团(总)支部书记。同年底,反“讨赤捐”斗争失败,当地党组织负责人王耀郁和大部分党员被捕或分散隐蔽。负责全县工作的团总支书记焦建国仍继续领导团的工作,积极提倡新文化,教唱革命歌曲,反对旧思想和封建礼教,介绍苏联革命的经验。到1927年底,饶阳县内的男高、女高等学校和屯里、南师钦等村先后建起团支部,全县团员发展到70多名。这批新生力量受到革命的熏陶和锻炼,后来大部分人加入党组织,成为饶阳县党的骨干力量。

1927年秋,焦建国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农学院。不久,焦建国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9年2月7日,为配合全市纪念二七大罢工6周年,焦建国领导燕京大学进步学生举行罢课,上街游行,被反动军警逮捕。在狱中,敌人软硬兼施,但他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和党的秘密。有个姓何的胖法官来到牢房,假惺惺地对他说:“你们入共产党,不就是为当大官,有权有势,有漂亮女人吗?这不过是幻想,你只要交上‘悔过书’就可释放,还可继续上学,将来要官有官,要权有权……”焦建国立即反驳道:“我没有什么可悔过的,也不想当官发财,欺压百姓,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敌人露出狰狞面目,对焦建国进行严刑拷打,皮鞭沾盐水抽打无济于事,就用竹签钉他的手指。他忍住钻心的疼痛,轻蔑地面对敌人:“你们钉得还不行,我自己钉给你们看。”说完,把手对准插在凳子上的竹签用力戳下去。敌人无计可施,又抓不到把柄,关押了一个多月只好把他释放了。

出狱后,焦建国回到饶阳县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冬,焦建国奉命到天津担任省委交通员,并以一个普通车夫的身份作掩护,从事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再回到冀中后,他不论走到哪里,哪里的工作都开展得非常活跃。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焦建国始终保持了艰苦朴素的本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天津工作期间,他常常睡码头,喝稀粥,拉着人力车走街串巷。回饶阳后,一件改做的旧衣服冬当棉,夏当单,穿了几个冬春。一次,过滹沱河,发现船篙吃水不深,蹚水可以过去,他就后悔不该坐船,认为白白浪费了三个铜子儿,在一次党的生活会上还就此作了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