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耿侯,1889年11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韶山陈公桥的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李耿侯8岁入塾读书,18岁中学毕业后,他到湘潭织布坊做工近3年,后又入蚕业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在衡阳税务局当职员。1914年返回韶山清溪乡小学任教。
李耿侯与毛泽东是同乡好友,他经常去听毛泽东讲湖南自治运动及办学的主张和主编报纸的情况。在毛泽东的影响和启发下,他阅读了《新时代》和文化书社印发的进步书籍,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后来,他还把这些书刊带回韶山,推荐给进步教师庞叔侃、钟志申等阅读,他们接受了民主科学、革命的进步思想,感叹找到了唤醒民众的好书,于是商定把它们作为教科书,在今后的教学中试用。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1924年,李耿侯在正式任教的李氏族校使用了文化书社印行的平民教育课本授课。他突出讲授了《勤俭和穷富》《女子的地位》等课文,使这所学校由过去的封建式教育,转变为结合农村实际的新式平民教育,对旧的教育制度展开了挑战。
1925年2月,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李耿侯很快成了毛泽东的助手。有一次,他看到了毛泽东带回的《新民》《农民通讯》等刊物,指着里面有关农民造反的内容问毛泽东:“象我们韶山成胥生这样的大土豪,我们能推倒吗?”毛泽东微笑着回答说:“依我看,推不推倒,就看大家齐心不齐心。只要大家齐心,就没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毛泽东还扳着手指头说:“我们算一算,在韶山是成胥生这样的人多呢,还是你李耿侯、钟志申、毛福轩这样的穷苦人多?”李耿侯从毛泽东的话里明白了穷苦农民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的道理。他用毛泽东讲的这些道理,启发教育学生和农民,使大家的心里豁然开朗,并产生了很强烈的组织起来的愿望。
为了提高农民觉悟,配合农民运动的展开,在此期间,李耿侯还开办了农民夜校,并主动承担了一部分油灯和书籍费。他给农民讲课时,经常用通俗的比喻讲革命道理,使农民很愿意听。有天晚上教“手”、“脚”两个字时,他即兴发挥,侃侃而谈:农人的手,从早干到晚,从年头干到年尾,磨得又粗又大,但还是糊不住口;而地主的手常年不劳动,长得又嫩又白,有的是东西吃。地主有脚不走路,还要穷人抬着走。这世道公平吗?说到激动处,他禁不住提高了嗓门:“我们穷人的手做得,脚走得,口讲得,不能老是这样等人家剥削,要起来造地主豪绅的反!”一番话只说得大家眼明心亮。老实巴交的农民们心底萌生了与命运抗争的念头。随后,李耿侯抓住时机,开始在李氏族校周围组织秘密农协,酝酿开展农运斗争。
走上了革命道路的李耿侯进步很快。是年6月,在毛泽东的培养教育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共韶山支部最早的5名党员之一。由于斗争的需要,不久,他又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并被选为国民党第七区分部的负责人。
五卅惨案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韶山党支部也决定,立即行动起来,组织雪耻会,以支持上海的革命运动。李耿侯被大家推选为西二区上七都雪耻会执行委员。他领导群众同把持韶山教育会的劣绅进行了斗争,用民主选举办法夺取了村、乡的教育权,并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李氏族校校长。
夏秋时节,韶山发生了旱灾,地主豪绅乘旱荒,囤积奇居抬高粮价,妄图大发灾难财。李耿侯带领农民积极开展了平粜阻禁斗争,把阻禁的谷米平价卖给农民。并把自己家里的剩余粮食,主动拿出来周济穷人,他的行动带动了当地一些富裕户,他们也纷纷拿出一部分粮食接济农民度荒。地主老财的如意算盘就这样落了空。
11月23日,各乡农民协会负责人召开会议,成立区农民协会,李耿侯被选为区农协执行委员。在年底成立的中共韶山总支委员会上,他又当选为组织委员。1926年4月,在党总支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湘潭特别区委员会,李耿侯继任组织委员。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农民协会的组织规模也越来越大,不久,湘潭特别区农民协会在清溪召开成立大会,李耿侯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副委员长兼自卫部长,负责组织梭镖队维持秩序。
北伐军进入湘潭后,李耿侯积极配合北伐军参加了攻打叶开鑫、贺耀祖部的战斗。部队打了胜仗,老百姓们受到极大鼓舞,许多有志青年产生了参军杀敌的愿望。农民协会按上级指示,在袋子山一带以叶挺部队的名义招收了一批新兵,并组织送到了叶挺部队。为了对付地主老财的反动武装,他们开始筹建韶山农民自卫队。贫苦农民们听说要建立自己的武装,热情十分高涨,很快一支自卫队就组织起来了。李耿侯又巧设计谋夺取了当地反动地主武装团防局20多支枪,有了枪支的自卫队更显得扬眉吐气,八面威风。
10月,李耿侯参加筹建韶山工会。在板凳岭举行成立大会时,他带领着自卫队和工会的能工巧匠,搭戏台、制道具、维持秩序。会上演出了他编演的《奇巧婚姻》等剧目,宣传婚姻自由、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马日事变后,李耿侯在潭(湘潭)、湘(湘乡)、宁(宁乡)边区工农义勇军司令部军需处工作,他得到参加围攻长沙的战斗的命令。由于敌众我寡,后来围攻长沙的计划被取消。李耿侯把留下来的年青队员组织起来,成立自卫军,日夜进行操练,随时准备迎击敌人。有一天,他们得到情报,城前铺有一个连的敌军正向韶山扑来,李耿侯积极协助总指挥庞叔侃率部,主动出击,并且具体担负掩护和增援任务。这一仗使敌人一个连被消灭,反动军阀许克祥闻讯极为震动,随即从长沙派来两营正规军,并纠集潭、湘、宁、益的反动团防局武装向韶山农民自卫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自卫军同敌进行了几次交锋,因力量悬殊被迫突围撤退了。县农协负责人毛新梅不幸被敌抓住,敌人把他砍头示众。面对残酷的革命形势,自卫军中少数人产生了动摇情绪。为稳住阵脚,李耿侯和庞叔侃、钟志申等在望南庵召开紧急会议,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很快稳定了军心。不久,自卫军负责人庞叔侃、钟志申先后去湘潭、长沙寻找党组织,自卫军的领导担子就落在李耿侯的肩上。他带领200多人露宿山林,以野菜充饥,转战于韶山附近的袋子山、西冲山、徐家洞一带,同敌人进行周旋。一些土豪劣绅总想消灭这支农民武装,他们暗地串联,并向驻扎在韶山的敌军报告自卫军的行踪。一天,李耿侯得知土豪劣绅在徐家洞开会,便带了几个战士突然冲入会场,当场处决了首恶分子,狠狠打击了反动豪绅的嚣张气焰。
1927年夏,南昌起义的消息传到韶山,李耿侯十分兴奋。按上级指示,他带着自卫军绕道赶赴江西,准备同起义军会合,后因起义失败,组织关系中断,他只好又带领部队退回。不料在返回途中遭敌追击,部队损失较大,为了保存实力,自卫军被迫分散活动,李耿侯隐姓埋名在华容县一亲戚家里暂住。后来,他打听到毛福轩从长沙回韶山组织农民武装的消息,心中十分兴奋,马上赶回韶山,投入了策应秋收起义的准备工作。不久,因斗争的需要,他被委派到常宁县水口山从事工运工作。
李耿侯到达水口山后,立即与当地的负责人宋乔生取得了联系,投入了紧张的工运工作,很快便熟悉了矿区情况。李耿侯和宋乔生在水口山党组织的领导下,利用矿警队戒备松懈、力量分散、后无援军的弱点,趁敌不备率领工人一举夺取了矿警队48支枪和4箱子弹,用敌人的武器武装了自己的队伍。为了使刚刚成立的队伍免遭敌人的打击,他和宋乔生带领七八十人的工人自卫队转战到衡(阳)耒(阳)交界处的桐子山休整。之后,他们又率队上了井冈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李耿侯随红四军主力转战于桂东、宁冈、崇义等地,1928年9月,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随他一起上井冈山的儿子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曾和李耿侯一起战斗过的毛泽东仍挂念这位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同乡好友。1949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给李耿侯烈士的弟弟的回信中写道:“耿侯兄约1928年在湘赣边界宁冈县见过一面,随即率队返湘南以后,未再见过。传闻殉难,似属可信,时地则无从查问了。”李耿侯早早地走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却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