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康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3-11-04 10:39

周小康,原名陈锡周,1906年11月出生在湖南省安乡县。因祖母周家后继无人,从小过继而改换姓名。其父陈建堂是私塾先生,为人正直,教子有方。胞兄陈寇吾随父就读,习经论文,颇有知识。家庭的熏陶和长者的影响,启发了周小康,使他从小养成了求知、上进的良好品格。

周小康少年时,就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当时,安乡的市场上销日货,周小康便偕同进步同学,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他们高唱:“大家来,听我说:说是什么要亡国,我们都是中国人,你看舍得不舍得?害中国,非别人,就是日本矮子们!……用力,用力,齐用力,要与日本争高低……”他们还把“震丰恒”大绸庄推销的日本绸,一把大火化为灰烬。游行宣传到了高潮时,周小康便上台发表演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掠夺中国人民的强盗行径,并号召人民群众,奋起反抗,雪耻救国。顿时,县城出现了一片抵制日货的浪潮。

1924年至1926年,周小康在长沙岳云中学读书,该校湘南学生多,而兑泽中学湘北学生多,两校之间,时而产生“南北摩擦”,发生纠葛。周小康就在两派同学中做工作。他说:“应投身参加‘驱赵’(即驱逐反动军阀赵恒惕出湖南)活动,求学不应分宗派……”在他的努力下,两派的“摩擦”才得以缓和。

周小康在学校党组织与进步同学的帮助和启发下,阅读了《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了马列主义,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根据党的指示,周小康又加入了国民党。随后,他受省总工会和省农协筹备处派遣回安乡活动。10月初,中共安乡县委会成立,他被推选为县委委员,负责农运。这时,县农协筹备委员会成立,周小康被选为秘书长,后又任副委员长。

县农协成立不久,为了发展基层农协组织,周小康回到家乡。他首先动员胞兄陈寇吾出来领导农民运动,并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周小康的指导下,羌口农民协会迅速成立,陈寇吾当了委员长。农协提出了“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反对霸占人妻、霸占田地”的口号。几天之内,他们便将霸占别人妻子的熊南山、劣绅徐美烈戴上高帽子,游街示众,把鱼肉百姓、作恶多端的恶霸施大雨予以处决。

1927年3月,安乡举行孙中山逝世两周年纪念会,县党部、农协、工会、妇女会、商会、儿童团等3万多人出席了纪念会。周小康代表县农协发表演说,号召民众沿着孙中山尚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努力,团结起来打倒不合理的封建制度,为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共同奋斗。

安乡农协在周裕岳、张鹤楼、周小康领导下,仅半年多时间,就建立了60多个乡级农协组织,培养了247名农协干部,发展农协会员3万多人,并建立了工农武装,狠狠打击了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

1927年5月,正当农运处于高潮之际,湖南长沙发生马日事变,安乡的国民党右派遥相呼应,县长易凤棋唆使原团防局副局长李东升勾结四川军阀杨森,又串通县团防大队长、土匪出身的张玉龙,谎报川军进犯安乡北边重镇官。5月21日,县委书记陶季玉、农协副委员长周小康同张玉龙率队乘轮船前往官当御敌。途中,有预谋的张玉龙企图诱惑陶季玉叛变,遭到痛斥。张乃向陶开枪,陶当即落水牺牲。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小康跃入水中,潜至对河芦洲才脱险。是日,张玉龙带队回攻县党部等机关团体。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顿时,白色恐怖笼罩安乡,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遭到失败。此后,安乡的反动政府四处通缉周小康。他隐蔽出走长沙、武汉等地,寻找党组织,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27年7月上旬,周小康由长沙来到武昌粮道街,见到了一同战斗过的周正俗。患难相逢,分外亲切。后来,他获悉湖南等地被反动派追捕而来武昌的同志均编入贺龙领导的部队,便立即参加了贺部,并随队东下,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受挫后,周小康辗转到上海,与王一鸣、王鹤、周荣光等被中共中央委派来湘鄂西,从事红军和苏区的创建工作。1928年1月,鄂西特委在沙市成立,周小康任特委委员。

周小康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坚决反对盲从。5月初,中央代表唐赤英在鹤峰传达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大谈什么“现在已是全国革命高潮,党内主要危险是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夏曦提出损害中农利益的平分土地的主张,都遭到周小康的抵制。周小康根据湘鄂边的实际,恰如其分的处理了土地改革中的一系列原则问题,从而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遏制了富农,保护了中农,使贫雇农从中得到实惠。因此,湘鄂边的形势曾一度稳定,苏区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1931年3月,红二军团前委根据湘鄂西中央分局指示,组建湘鄂边分特委,周小康任书记。4月27日,唐赤英又来到湘鄂边。5月2日,湘鄂边分特委改为特委,书记仍是周小康。同时决定改组教导一师为独立团。在特委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王炳南、陈协平、董朗分别任团长、政委和参谋长。

周小康到任后,认识到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感到只有党才能领导苏区人民群众排除一切障碍,克服一切困难,夺取新的胜利。周小康首先抓了党的建设,建立健全了以郭天明为首的鹤峰县委、陈奇模为首的石门县委,杨英为首的桑植县委。为了提高边区各级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特委在周小康的倡议下,举办了党员干部、妇女、镇反训练班。每期两个月,各县选派人员参加,人数四五十人。周小康亲自上课,讲授内容包括: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辛亥革命、国共合作、蒋介石叛变、南昌起义、工农武装斗争以及党的秘密工作方法等。他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很受学员欢迎。这些训练班为湘鄂边培养了一批领导骨干。

1931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委在鹤峰五里坪召开了群众纪念大会,周小康到会发表演说,号召边区军民齐心协力,打倒反动势力,建设苏区。

这年鹤峰一带发生春荒。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群众无力抗灾,生活困难,有些农民被迫流亡外地。这时,周小康与特委其他成员研究,印发了抗春荒的宣言,号召农民“不交租、不付债、不完捐税,反对囤贱卖贵,到土豪地主、富农家去搬粮食度荒……”特委积极领导了这场斗争,饥荒才渐渐缓和下来,群众陆续重返家乡。

周小康在工作中和战士、群众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一次他双脚摔伤,不能行走,他的警卫员便绑扎担架,轮流抬着他行走。山路崎岖,抬行吃力,周小康目睹此情,说服警卫员雇请群众抬行,并规定不管谁抬,行军三华里就必须停下来休息,生怕农民群众受不了。抬担架的群众得知抬的是一位领导,加之周小康又和蔼可亲,高低不肯要力资,心甘情愿尽义务。周小康却坚持付了酬金,并对农民群众表示了深深的谢意。

1932年7月4日,独立团在长阳战斗失利,一些战士负伤,走路不便,周小康主动让出自己的马匹给他们。到了驻地,他又多次去看望伤员,还叮嘱后勤工作人员设法采集药品,增加营养,使伤员精神上得到安慰。

特委机关的马皮严相认为喂马没有出息,不安心工作,并写了调离工作的申请报告。周小康知道后,多次找他谈心,先从家世说起,再讲到当红军光荣,革命工作是一个整体,喂马也是革命需要,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好好工作,同样有前途。以后,皮严相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独立一营一连连长吴顺作是江北人,爬山不习惯,包谷饭吃不下,情绪消极。周小康耐心地对他说,山区比不得平原,生活艰苦一些,但是为了革命,苦点值得,革命军人是不怕艰苦的。这位连长受到了教育,又继续与全连战士共同训练,一道行军作战。在罗家坳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在前,多次打垮了冲上来的敌人,后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周小康得此消息,非常悲痛和惋惜。

周小康经常教育部队遵守群众纪律,爱护群众利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每当部队行军到达宿营地时,周小康便与参谋长董朗深入群众家里,进行检查,看有没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离开宿营地之前,他又察看房屋周围,看打扫干净没有,借群众的用具是否损坏和归还。周小康不分战时与平时,总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使苏区军民鱼水关系不断巩固和加强。

6月25日,四川地方反动势力向湘鄂边发动进攻。重兵压境,党内又加紧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湘鄂边苏区处于生死攸关的严重时刻。这时,桑鹤边界的四门岩发生了贺佩卿、王湘泉叛变事件。贺佩卿公然提出“反共不反贺”、“杀尽江北佬”、“杀掉周小康”等煽动性口号,带领“反水”队伍冲进特委机关,枪杀了许多同志。周小康迅速携带机密文件,在警卫人员的保护下,机智脱险。鉴于上述情况,周小康和特委为保存力量,决定放弃鹤峰。撤离前,周小康在芦茅湾孙书洲家里召开了部分党、团员会议,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坚持武装斗争,并布置了具体联络方法,提出了工作要求。他说:“我们党一定能领导鹤峰人民打垮敌人,恢复苏区,我们也一定会打回来的!”从而坚定了同志们革命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6月底,周小康和王炳南带领特委机关和独立团转移到长阳县黄柏山双河灌休整了一个星期。整编后的独立团,由周小康兼任政委。周小康明确指出:政治思想上要教育部队,革命有兴衰,战斗胜负在所难免;军事上根据敌强我弱,要打游击战,不打阵地战,更不能拼消耗。他的这些意见,成为独立团后来整军治军的正确方针,使部队建设和作战能力又提高到新的水平。

8月28日,周小康根据侦察到的情况,决定攻打驻扎五峰百年关的国民党正规军一个营。战前,周小康与王炳南精心研究,周密部署,决定由王炳南率第一、二营正面进攻;由营长唐占宜率三营侧面迂回;周小康亲自率领教导大队从串心店包围。战斗开始,周小康等率领队伍,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人面前。战士们一面猛烈射击,一面呼喊“缴枪不杀!”在独立团强大攻势和军事压力之下,大部敌人举手投降。此役,全歼守敌,生俘敌官兵两百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此后,独立团又占领渔洋关,北上长阳攻打李华岳部,歼其大部。独立团屡建战功,为红二军团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8月30日,周小康率部队来到长阳罗家坳,继续歼灭李华岳的残部,当他深入前沿阵地观察地形时,左腿膝盖被敌人的冷弹打伤。他不能行走,便坐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9月6日,湘鄂边特委作出决定,放弃湘鄂边根据地,向洪湖苏区转移。周小康率特委机关、独立团于9月下旬到达洪湖苏区的江陵沙岗、与红三军一部会合。执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夏曦不顾当时湘鄂边被敌军重兵围攻的客观现实,硬说周小康放弃苏区,是右倾逃跑,诬陷他是“改组派”。10月初,便以通知开会为名,将周小康逮捕,当即宣布他的所谓“罪状”,根本不容申辩,并施以酷刑。三四天后,便把负伤的周小康秘密投入香草湖,活活溺死。

周小康赤胆忠心为人民,出生入死干革命,没有牺牲在敌人屠刀下,却冤死在“左”倾路线的执行者手里!周小康短暂的一生,用自己的革命实践实现了他生前“大丈夫卫国不计家”的夙愿。周小康不愧优秀共产党员、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光辉业绩,将永垂于世,受到人民的敬慕和缅怀。

(孟羽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