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职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朱 韬责任编辑:唐超山
2016-07-31 02:07

浅谈第一任职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朱 韬

流火季节,又一批毕业学员从院校满载而来,奔赴自己的第一任职岗位。每名毕业学员都想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想要烧好“三把火”,踢好“头三脚”。但观察这些年来的情况却会发现,有的新学员刚到部队往往事与愿违,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角色转太“快”,认为自己是干部,希望战士能够“一切行动听指挥”;二是适应环境太“慢”,对新单位情况掌握不深,对所属人员了解不细,落实工作不能真正领悟领导意图和目标;三是横竖攀比,没有把心思真正用在本单位的建设和本职工作上。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是新毕业学员的“第二军校”。那么,新毕业学员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素质能力,才能尽快适应本职岗位呢?

常有自知之明,提高岗位认知能力。毕业学员第一任职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角色定位要准。就像足球场上的运动员一样,要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后卫”还是“前锋”?自己所处位置的活动范围该有多大,自己在这个活动范围内要完成哪些任务?什么时候需要“补位”,什么时候需要加入“助攻”?要像足球运动员一样,心中要时刻装着连队集体的目标,真正进入“竞技状态”,场上跑动积极,注意用“大脑”踢球,注意与同事搞好配合,这样才能赢得整个集体的胜利。

充分吃透上情,提高决策领悟能力。要胸怀全局,目光长远,对单位事业的发展有规律性的宏观把握,落实工作任务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上级决策意图。联系工作实际情况,保证执行时不片面、不偏向、不走样。切莫一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儿没少干,结果却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善于未雨绸缪,提高计划条理能力。不仅要吃透上情,准确理解领导的决策意图,还要善于未雨绸缪,把上级决策意图体现在科学可行的工作计划与工作方案中。在每一个具体的工作阶段,都要按照总体思路,结合连队和任务特点,提出可行措施。重大活动、重点工作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拿出明确的时间表。制定工作计划时,要保证工作的整体性、一致性、连贯性。

不折不扣落实,提高组织实施能力。要有人力使用优化意识,让每一个士兵站在最适当的位置、承担最适当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进行有力的调控,将必要的批评与适当的表扬相结合,让全体士兵激发动力、充满激情;要重视检查督促,在检查、激励、反馈过程中,逐步完成工作任务,取得不折不扣的圆满结果。

做到上下同心,提高全面协调能力。建立“上下同欲者胜”的执行理念,努力创造“合心、合力、合拍”的执行文化,创设人与人、人与事间良好的交往环境。主动做好上下沟通工作,一方面,善于收集民意,让下级呼声顺利到达决策层,避免决策有违民意;另一方面,要主动做好决策解读,对每一项决策都向所有士兵进行科学解释,努力形成落实上级决策的集体共识。

反对教条主义,提高大胆创新能力。毕业学员第一任职并不意味着只能简单复制领导命令,机械照搬工作程序。实际上,任何一项决策都预留有执行创新的空间,任何一项决策都存在不断完善的空间。应该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制定具体计划、实施工作方案过程中,按照决策意图,结合实际情况,融入智慧,实现最佳工作效果。要不断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

(《解放军报》2016年7月31日 07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