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正文

加强防范 斩断国外情报机关伸向中国军事机密的黑手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章节责任编辑:王李宇薇2014-08-13 09:34

网络窃密成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窃密日益成为国外情报机关获取中国秘密信息的主要渠道。手法也是花样众多。

策反这个传统的谍战手段,通过与网络相结合,效果成倍增加。今年5月4日,广东省破获了一起境外间谍机构通过网络策反境内人员的案件,案犯李某泄露机密级军事文件13份、秘密级军事文件10份,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案中策反李某的境外间谍“飞哥”,仅2007年以来在全国20多个省策反40余人,其中不乏未成年人和青年学生。从近年的多起案例看,该境外机构以20岁左右的在读高校生为主要目标,借助网聊工具、校园论坛、招聘网站等物色“调研员”,甚至冒充美女拉人下水。“受聘”学生先做一些搜集、整理、汇总的活儿,即便提供的信息不具价值,也会定期收到数百或数千元酬金,然后慢慢发展走上犯罪道路。

除了监听、拉拢、策反之外,一些境外间谍长期潜伏于网络,不断从各大论坛、军事网站以及网络聊天中刺探情报。在网上横飞的一块块所谓“某某部队不堪一击”“某型装备性能较差”的网贴背后,可能就躲藏着一个间谍,妄图引诱部队官兵发帖回击,道出部队真实情况和装备性能。

也有爱好军事的网民因此触犯刑法。2005年11月2日,《检察日报》报道称,军事爱好者张某因偷拍训练中的军用飞机,并在网上传播图片,被法院一审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张某是一名军事爱好者,搜集军事资料是供自己收藏,在其他军事爱好者中传播这些资料,则是为炫耀自己军事知识丰富。2003年2~10月间,张某先后8次带着摄影器材前往某军用机场旁,对正在训练的军用飞机和军用机场设施进行偷拍,共拍下486张照片。2003年6月,张某选了比较满意的18张照片,以网名“老Z”传给宜宾的一个网友。后经鉴定,张某拍摄的军用飞机照片属于军事机密和国家秘密。

木马病毒“技术埋伏”

网络技术窃密更成为网络谍战的主要手段。一位国家有关部门人士透露,目前境外有数万个木马控制端IP紧盯着中国大陆被控制的电脑,数千个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也针对着大陆地区,甚至有境外间谍机构设立数十个网络情报据点,采用“狼群战术”“蛙跳攻击”等对我进行网络窃密和情报渗透。

2006年,一个境外间谍机关对我国某科工集团总部发动网络攻击,窃取情报。相关部门对该集团总部的内部工作网进行专门安全技术检测发现,其中要害部门和领导层的电脑被广泛植入境外间谍部门的木马。

很多网络间谍攻击和高级黑客一样,会采取“蛙跳”的方式,就是用像木马、僵尸这样的程序工具先控制某个网上主机,把它作为跳板,操纵它来攻击真正的目标。这样做可以掩护攻击者的真实身份,同时还能借跳板的身份来麻痹对方。

针对一些与互联网进行了物理隔绝的内部工作网,境外间谍部门专门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摆渡木马,并搜集了我国大量保密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网址或邮箱,只要这些人当中有联网使用U盘等移动介质的,摆渡木马就会悄悄植入移动介质。一旦这些人违反规定在内部工作网的电脑上插入U盘等移动介质,摆渡木马立刻就感染内网,把保密资料下载到移动介质上。

有专家表示,由于中国的互联网正处在一个普及阶段的大规模扩张时期,所以人们的安全意识也跟不上。不少境外情报部门正是看准了这一点,频频部署刺探行动。针对这种情况,每一名公民都要提高警惕,而重要岗位的人员更要严守纪律,防止发生失泄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