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英雄从未走远③丨新时代,续写“董存瑞”荣光!

来源:“北疆卫士号”微信公众号作者:常朋 于德新 王梓名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05-22 18:12

【开栏语】

百年征程筚路蓝缕,百年华诞风华正茂。在百年党史的浩瀚星河中,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他们不仅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更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定信念。历史的辉煌离不开英雄的铸就,董存瑞、申亮亮……英雄丰碑上铭刻着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他们用生命点燃了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5月19日起,“北疆卫士号”开设“英雄从未走远”栏目,缅怀英雄壮举、致敬英雄精神、赓续英雄血脉。

《新时代,续写“董存瑞”荣光!》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用血肉之躯为部队开辟出了一条胜战的通道。73年来,一代代董存瑞传人踏着英雄的足迹不断奋勇前进。

董存瑞牺牲73周年纪念日前夕,笔者走进这支英雄生前所在部队——78集团军某炮兵旅,所见所闻,强烈感受到,新时代董存瑞精神在这里已外化为官兵们练兵备战的铿锵步伐。

铁血荣光的战争年代,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壮举给予英雄连队官兵浴血疆场、奋勇杀敌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有新目标、新任务,更要有新作为,“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气概仍是全旅官兵训练场上不可或缺的精气神,是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不竭动力。

“一朝走近董存瑞,一生离不开董存瑞!”曾任董存瑞生前所在连第二十九任政治

指导员的该旅副旅长李伟回忆说,上任之初,旅领导殷切嘱托自己:“董存瑞精神是连队的传家宝,你的任务是接过接力棒,将其发扬光大!”打那以后,每逢重大任务,李伟就和连里的党员干部带头冲锋、打头阵,攻坚克难。前年,李伟带队参加陆军组织的比武竞赛,参赛官兵们克服艰难,同各路高手激烈角逐,最终勇夺旅团总评第一名、战炮班组第一名,作训科长梁栋在腿部受伤的情况下,仍坚持完成比赛,夺得亚军。

“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最光荣!”走在该旅营区,笔者随机找来几名义务兵,询问其对董存瑞精神的理解,他们的回答几乎一致。该旅政治委员介绍说,建旅以来,他们结合董存瑞事迹,将董存瑞精神概括为 “一个核心”“六种时代特质”,官兵入伍第一课,就组织观看电影《董存瑞》;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前,组织官兵向董存瑞铜像宣誓;日常训练工作中,持续激发官兵做董存瑞式好战士,使学英雄、当英雄的价值追求蔚然成风。

心中有英雄,行动见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连第三十三任连长曲桂楠带领连队在新装备列装不到三个月就远赴西北大漠戈壁遂行任务,在进入射击阶段那两天两夜里,曲桂楠一门一门火炮指导检测、一个一个密位校正偏差、一发一发实弹指挥装填,最终圆满完成某型火箭炮北部战区首射任务,被评为北部战区陆军“强军先锋人物”;今年四十七岁的“抗癌勇士”卫生连连长乔风玉,不久前被确诊为甲状腺癌,摘除了甲状腺,切除了八个淋巴结。他凭借着“身体激素少了,干工作的激情不能少”的韧劲,手术完身体刚恢复就投入到演习保障任务中,带领连队官兵出色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保障任务,被评选为北部战区陆军“榜样的力量”。一代代官兵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争做新时代董存瑞传人”的铮铮誓言。

(摄影:雷 涛 李宣睿)

短评:

让英雄精神照亮强军征程

■王海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标记一个时代的,往往是人们的普遍信仰;定义一个民族的,往往是对民族特质的集体认同。习主席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战争年代需要英雄,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上更需要广大官兵学英雄精神,当英雄传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红色基因凝结着革命先辈的艰辛探索和智慧韬略,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赤胆忠诚与奋斗牺牲,蕴含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定的信仰信念、科学的制胜之道、崇高的革命精神,以及优良的作风纪律,这些都是我们的传家宝。如何把这些传家宝传承好弘扬好,对于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励官兵勇做新时代强军路上的见证人、担当者、实干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说过:“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要让这束阳光普照大地,广大官兵需要深入学习宣传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传承弘扬他们身上所展现的非凡品格和伟大精神,营造以英雄为荣、人人争当英雄的浓厚氛围。

当前,我军正处于强军兴军的加速推进期,前进路上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征服。让英雄精神照亮强军征程,就要大力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扎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培养“四有”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增添正能量、做出新贡献!

人物信息

董存瑞,男,汉族,是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悬挂挂像的十位英模之一,是原东北人民解放军十一纵队三十二师九十六团六连六班(现陆军第78集团军某炮兵旅某型火箭炮营二连六班)班长,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人。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历次战斗中机智勇敢、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先后荣获毛泽东奖章一枚、勇敢奖章三枚;荣立三次大功、四次小功。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为了扫清部队前进的障碍,他毅然用手举起炸药包,用年仅十九岁的生命炸毁敌人桥形暗堡,凝结成了“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最光荣”的革命精神。所在纵队追认他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追认他为“全国战斗英雄”。1957年5月29日朱德同志亲笔为他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