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特别策划丨“爱我人民爱我军”时代新曲这样谱写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责任编辑:张思远
2020-08-03 07:46

“八一”特别策划——

深情谱写“爱我人民爱我军”时代新曲

“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

■栗艳强 孙 政

各地积极为军人军属排忧解难,为军事行动提供服务保障;各部队积极支援地方抗洪救灾、脱贫攻坚……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各地各部队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扎实做好双拥工作,进一步巩固鱼水相依的军政军民关系,牢固树立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时代风尚。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从抗日战争“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到解放战争“潮涌般的小推车和担架队”,再到抗美援朝“举国上下愿倾其物力财力”,正是有了“军民团结如一人”的政治优势,走过93年光辉历程的人民军队,才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从胜利走向胜利。

军民同心,其利断金;军政团结,无往不胜。战争从不眷顾哪一支军队,谁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1949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之时,柳亚子问毛泽东:“渡江很快成功,请问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计?”毛泽东回答:“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仅以淮海战役为例,兵力方面,国民党军队约80万,人民解放军参战兵力约60万,但支前民工却有543万。也就是说,每一名参战的解放军官兵身后,有9名民工在支援保障。陈毅元帅曾动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都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的血脉和纽带,是人民军队能打胜仗的坚实依靠。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已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军人依法优先工作格局,无论官兵搭乘什么交通工具、走到哪里,都依法享受优先。从人民战争的角度看,交通运输是重要的作战保障力量,平时把军人优先落到实处,不但有利于营造尊崇军人的社会氛围,也为战时部队战略投送保障创造了良好条件。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依靠人民更强大。习主席强调:“只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赢得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就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战争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一规律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始终是我军发展壮大、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战争的物质基础必须由人民群众提供,兵员必须由人民群众输送,民心向背仍然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人民军队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让军政军民团结之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

图①:仲夏,海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第18批援藏医疗队队员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西藏八宿县白玛镇,为藏族群众义诊。苏凯利摄

图②:7月29日,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民族合唱队”走进武警那坡县中队,与官兵共同演唱军歌和壮乡民歌,庆祝建军节的到来。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余海洋摄

图③:“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李兆娴向驻地官兵赠送亲手缝制的鞋垫。李兆娴老人是北京市门头沟区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20年如一日坚持拥军初心,手工缝制近万双鞋垫,无偿捐赠给子弟兵,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兵妈妈”。陈 永摄

图④:“八一”前夕,某部执行任务的战士在商合杭高铁芜湖站享受军人依法优先服务。马乔峰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