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尔逊、格里菲斯等:从人类精神典范的角度评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长征的英文专著《一九三五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威尔逊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英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曾经撰写过多本有关中国历史和人物方面的著作。对于长征,他不满足于以新闻记者的角度来描述和反映长征,而更力图以学者的态度来从事这项研究。威尔逊试图从历史性、传奇性和象征性这三个方面对长征进行“百科式”的研读,在书中利用总结章节来强化关于长征是“生存的史诗”的主题,称“长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还从人类精神典范的角度评说道,“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塞缪尔·格里菲斯也说:“中国共产党人,以他们反复经受的考验证明,他们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其实就是指红军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威尔逊、埃德蒙兹等:高度评价毛泽东对长征胜利的贡献,“毛泽东对长征的领导闪耀着政治天才”
长征为什么能胜利?外国学者普遍认为是与毛泽东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指挥分不开的。迪克·威尔逊指出,在长征中,“毛泽东取得了原由俄国控制的党中央的领导权,抛弃了错误的方针和战术”,“毛泽东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懂得历史的发展规律,因而能够在历史转折关头,仅仅施加一点点但是具有决定性的推动力,形势即迅猛向前发展”。他还感叹:“一个人能够如此像施魔法一般地左右人类历史的进程,这样的事例在二十世纪并不多”。埃德蒙兹更在《毛泽东的长征:人类大无畏精神的史诗》一书中写道:“长征是毛泽东的长征。毛泽东在长征期间为使中国共产党重新获得活力而作出的努力是卓越不凡的。”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也说,长征胜利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毛泽东的魄力和巧妙用兵”,而且,“毛泽东对长征的领导闪耀着政治天才”。
■哈里森、莫尔伍德等:深入发掘长征在中共党史上的转折意义,“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长征不仅是红军的一次战略转移,而且是中共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一个重大转折。美国学者哈里森指出:“作为中共经受各种艰难困苦的象征和日后取得胜利的预兆,长征成了中共党史上一条重大的分界线。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革命运动的分水岭。”威廉·莫尔伍德也说:“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迪克·威尔逊还具体分析:“长征的艰苦,锻炼出了人们的纪律性和献身精神,身居领袖地位的毛泽东,遂能将共产主义运动变成前进的动力,十四年以后就取得了全国胜利,把国民党赶下大海。这样,长征在性质上就由走投无路的撤退,变成走向胜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