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作战谋略运用浅析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程静倩责任编辑:菅琳
2016-04-07 05:12

信息化作战,战场高度透明,作战节奏加快,对抗空间广阔,各种欺骗手段层出不穷,加大了谋略运用难度。 

高度透明的战场上出其不意难。谋略筹划需要尽可能全面地“知彼”,谋略实施则必须部分地让“彼知”。有效“知彼”,尔后设计定策,同时部分地让“彼知”,才能诱敌上钩。部分地让“彼知”常常表现为隐真示假。但当前信息化战场上各种侦察卫星持续实施侦察,多种传感探测器材散布战场各个角落,要向传统作战那样动用兵力兵器迷惑敌人,从而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变得困难重重。 

快速坚决的作战中随机应变难。信息化作战日益呈现出“战略级决策、战役级指挥、战术级行动”的特征。外军提出基于效果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迅速制敌等理念,其意均在通过快速坚决的强力打击追求战略效果,这更需要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谋略运用必须基于及时有效的信息处理而快速准确设计定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辅助决策手段的改进,人们借助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处理和决策分析的能力不断增强。如果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想在快速作战中及时掌握战场变化、捕捉有利战机,难度无疑加大。 

战场复杂多样辨别虚实难。军事欺骗是谋略运用的重要内容。高度透明的战场和快捷的作战节奏并未使军事欺骗减少,不断翻新的军事技术欺骗成为新亮点,各类高科技伪装术频频亮相,兵以诈立的思想依然适用。及时辨别真假虚实是施计用谋的重要前提,这需要有效的高技术侦察手段和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化作战丰富了谋略运用的技术手段,也拓宽了谋略思维的想象空间。针对信息化作战谋略运用出现的困难,实战中指挥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以灵巧的谋略运用助力作战指导。 

加强联贯思索,注重借势谋势。“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是指挥员进行“判断、决心、部署”的开始。信息化作战,战术层面所需情报信息多由上级指挥机构来保障,指导具体作战的人知情用谋,关键在于提高知情的深度,对所得信息进行联贯思索。“善谋者谋势”,指挥员既要关注战争全局,更要重点考虑自身作战全局中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善于借势谋势,及时发现敌人关键部位薄弱之处或有意使其暴露漏洞和失误,尔后集中己方能量攻敌于无备,击敌于措手不及。

巧用诡道制敌,注重因技施骗。信息化作战,形形色色的信息欺骗、战场伪装大行其道,灵活运用诡道思想要充分借助技术手段,搞好主要方向和重点目标的隐蔽伪装,争取主动力避被动。在谋略筹划上要注重运用数学、天文学、地形学等学科知识,加强运筹的科学性。战国时期的马陵之战,齐国军师孙膑用减灶之法欺骗魏国大将庞涓,诱使其率军追击;并根据魏军行军速度和里程,估算出魏军正好在入夜后进入马陵伏击阵地,最终大获全胜。信息化作战的精确化要求指挥员在谋略运筹上必须借助现代科技,尤其是运用好信息技术手段,使筹划决策更加快速准确。 

强化心理对抗,注重攻心夺气。战争进程始终受到人类行动的复杂性、精神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常常是官兵主观能动性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信息时代的心理战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深层次心理对抗,是以决策者为重点的多目标心理渗透,是一种全方位、全时空、多层次、多手段的系统心理攻防。面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心理对抗,尤其是以决策者为重点的心理渗透,指挥员施计用谋,应当全方位强化己方心理防护,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攻心夺气,削弱敌方精神意志,以获取更大作战效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