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跨区基地化训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姚旺责任编辑:菅琳
2015-11-03 02:01

跨区基地化训练是贴近战场实际,旨在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和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训练模式。发展这种训练模式,必须紧盯未来战争样式,不断使训练与实战一体化紧密对接,让战斗力标准落地生根。

强化使命课题演练,实现训练内容与作战预案对接。跨区基地化训练内容愈准,训练愈实,要紧贴使命课题,紧盯作战对手、紧盯战场真实环境,坚持未来战场上如何打仗,基地化训练就如何进行,让训练编组与作战编成、训练内容与作战行动、演练流程与作战进程、演练条件与作战环境相一致。按照作战背景实、作战方案实、作战对手实、作战环境实的要求,围绕任务设计课题,围绕对手设计敌情,围绕环境选择场地,使跨区基地化训练成为部队作战预案研究论证、检验评估、修订完善的试验场。通过跨区训练,解决好平时训练内容体系与使命任务脱节的问题,引导部队平时训练全程融合使命任务,根据作战预案完善训练内容,建立起适应使命任务需求的训练内容体系。

注重精确量化检验,实现训练内容与实战标准对接。当前,部队训练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实战化训练到底训什么、怎么训还有一定困惑。跨区基地化训练,要坚持好实战检验标准,把部队遂行任务中的每个内容、每个环节、每个行动研究深、研究透,量化制定刚性标准和评估点。特别是要把大纲规定的内容和时间按训练阶段进行穿插和微调,尽量使计划科学、适用、配套,从而引导部队丰富更新训练内容体系,推动训练内容由概略粗放型向精细量化型转变、由按课目设置内容向按任务设置内容转变。

用好“蓝军”敌情,突出对抗性检验。和平环境下,实战化训练、对抗性演习是提升作战能力、检验训练水平的主要途径。当前,部队训练因缺少对抗的“磨刀石”,一厢情愿问题较为突出,导致训练质效不高。跨区基地化训练,应把全程对抗作为主要手段,贯穿训练各层次、各领域、各环节,定严对抗规则、设难对抗条件、设真对抗环境,用好最强“对手”的“磨刀石”作用,在最接近未来战场环境下,真刀真枪打一打、抗一抗,分课题、分层次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对抗演练。在真抗实练中把参训部队战术技术水平发挥到极致,把兵练“活”,并引导部队在平时训练中编组对抗力量,植入对抗方式,研究对抗手段、方法、标准,使部队训练手段由“带着敌情练”转到“与作战对手打仗”上来。

强化仿真模拟,突出模拟系统检验。模拟训练的逼真性与实战性,有助于参训者在虚拟环境中体验战争和学习战争。跨区基地化训练,要把模拟仿真技术、指挥对抗模拟系统、激光模拟交战系统等手段与实兵演练整合起来,构设能够满足不同作战环境、不同作战对手和不同任务需求的模拟检验环境,使部队低费高效地感知实战环境、经受实战锻炼,引导部队完善平时训练中的单装模拟、计算机仿真模拟、作战实验室等手段建设,增强实战化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

深度融网用网,突出信息网络检验。当前,我军初步构建的联合战术互联网,多被用于平时办公和部队演习,存在常态训练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跨区基地化训练,要在加大网上演练比重、提高网络使用强度上做好文章,重点突出基于“一张网”“一平台”“一幅图”“一个库”的指挥信息系统运用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组网联通、行动协同内容的检验,引导部队拓展完善依托指挥专网和战术互联网实施指挥的训练手段,提高融网、用网的实战化水平。

盯住下篇文章,实现回路闭合目标。跨区基地化训练对部队实战能力的检验仅是“上篇文章”,深入检讨和切实提高实战能力才是意义深远的“下篇文章”。跨区基地化训练,要针对部队暴露出的作战能力不足列出问题清单,通过复训补训、专项强训等措施提升能力,使跨区检验、训练反馈和能力提升构成有效闭合回路;并形成问题倒逼、弱项复查、责任追查一整套训练问责机制,引导部队把跨区当作能力提升的开始,而不是训练过程的小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