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08年军校毕业到中队后,闫金辉就一直笼罩在失败的阴霾里,特勤排从未在比武中取得过任何名次,训练不硬气、战士没底气。可他坚信,只要自己先做到,大家就一定能做好。以身作则,就是无声的、最好的榜样。
练射击,趴在泥水里给战士作示范、在寒风中讲要领,直到体温把衣服焐干;练长跑,体力不支还要让战士用背包绳拉着跑,跑吐了接着跑……
如今,特警学院的许多领导一提起闫金辉,还竖大拇指。
2009年,他带5名队员到学院学习,起初,来自“海上的”“城里的”其他单位特战队员根本瞧不上这帮“乡下的”,后来全都改变了看法。
每次教学任务完成后,他们都会主动包揽装备擦拭任务,就是为了多熟悉装备性能。特战队员们几乎没休息过一个周末,每天都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以3个月人均磨坏一双作战靴的代价,换来了脱胎换骨般的质变。就连教员都深受感动,不仅每次子弹可着劲地供他们打,还破例给他们免费补课,奖励这些作风朴实的“下里巴人”。
2011年初,闫金辉带3名队员参加总队第一届“魔鬼周”训练。上等兵尚青青第一天就发烧40多度,30公里武装越野时晕倒在兵沟里。闫金辉从路旁的水沟里找了些水给他灌下去,对他说:“兄弟,人只能老死病死,却不能苦死累死,只要我们在,背也把你背到终点……”小尚流着眼泪说:“队长,只要我活着,就跑!”
3天后,当他们从贺兰山顶夺下红旗后,尚青青吐了血,孙长虎的膝盖肿得像馒头,闫金辉冻得又肿又大的耳朵死死粘在脸上,恐怖得吓人……时任总队司令员蔡万源深受感动,给予高度评价 :“这才是真正的特战队员!”
即便如此,失败仍在继续。可闫金辉却告诉大家:“我们虽然输了比武,却赢得了‘战魂’……”
狭路相逢勇者胜——
“战魂”,是在苦练巧练中“塑”出来的
一次次失败的经历,让闫金辉深刻认识到:队员们不是军事素质不行,而是缺乏一种“战魂”。那是一种强烈的战斗精神,是对训练近乎痴迷的热爱、对荣誉近乎变态的崇尚和对战斗近乎着魔的渴望。
他一遍遍地给战士们放《亮剑》中李云龙的经典名句:“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但下士罗旭鹏却不理解,在他眼中,战胜特勤是不可能的。
作为总队三级反恐力量,与总队直管的特勤中队“省队”相比,中队一直被戏谑为“市队”,不仅待遇没法与之相比,就连武器都配不齐。闫金辉听在耳里,痛在心里。他想方设法协调总队为中队配发了95式突击步枪。看着锃光瓦亮的新枪,许多队员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想拿新枪可以,就看有没有这个本事……”闫金辉说。经过层层选拔,他从168人中选出20个军事素质最好的,并实行严格的淘汰制。队员们为了保住名额,都拼了命地训练。
罗旭鹏比谁都渴望拿到新枪。他爱枪如命,每次总是第一个冲进军械库,第一个到操场上集合,就为多摸一会新枪,直到闫金辉发飙,才不得已“滚回去”。
有一次,他问闫金辉:“像我这种咋学都不会的笨蛋,怎样才能拿到新枪!”闫金辉告诉他:“乔丹的制胜秘诀就是每天投篮1000次,你只要每个动作练够1000次,就一定能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那天起,罗旭鹏的床头柜里多了两把仿真枪,每天他都要把两把枪各练够1000次才睡觉。有时被闫金辉查铺碰到,便劝他:“睡吧,明天还有10公里”,但罗旭鹏说:“没事,队长,不抠够数,我心里没底……”
这种看似笨拙的“傻练”,却让罗旭鹏的军事素质惊人地增长。当他抠坏第二把仿真枪时,便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新枪,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年年在比武中摘金夺银,还获得了总队“勇士勋章”,大家都叫他“罗三多”。拿到95式突击步枪的20人,也从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95小男孩”。

“千次训练法”,被队员们视为“宝典”。特种战术,上千次的训练;蒙眼武器分解,数千次的反复;一招制敌,上千次的过招……看得兄弟单位官兵直伸舌头:“这不是训练,是在玩命!”
“95小男孩”成为中队官兵的标杆后,闫金辉又撂下一句话:“就是一张擦屁股纸也要争回来,要扔也是我们自己扔……”话虽粗,但理不粗,他就是要让官兵在平时训练中就树立夺红旗、争第一的思想,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私下里,他总要戳戳队员们的痛处:“啥段海保,叫‘段脱靶’吧;啥魏大勇,叫‘魏无勇’算了,靶子比脸都干净……”听得队员们的黑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恨不得马上拿子弹去给靶子钻几个眼儿。
那一年,中队首次到解放军某特种旅参加“猎人训练”。由于第一次接触特种障碍,队员们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可别怪我没提醒,牵引横渡就是你们的噩梦……”一位“老虎团”侦察连连长放了话。
“别人能过去我们就能过去”,上等兵梁小龙毫不示弱。
比武中,他刚爬到攀登架上,手套却不慎掉落。为节省时间,他一咬牙直接坐滑下去,手被保护绳勒得血肉模糊。眼看到了牵引横渡,要爬过横向20米的悬空大绳,大家都为他捏了把汗。
只见梁小龙奋力爬上大绳没几步,就被旁边的队友一震绳索,整个人“倒挂金钩”翻了下来,他死死抓住绳子就是不放。
“求求你,梁小龙,别认怂……”小龙一遍遍地对自己说。
30斤重背囊加上身体重量,把小龙勒得嘴唇发白、面色通红,眼看就要掉下来,旁边的官兵都转过头不忍再看。
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小龙大吼一声,用两只小臂内侧和双腿紧勒大绳,硬是用牙齿咬住袖子把自己吊在绳子上。然后吊几十秒、爬几米,3米的大绳整整爬了5分钟,最终达到了终点。
看着小梁额上青筋暴突、眼睛充血,小臂被大绳勒出一道道血痕,大腿内侧渗出殷殷鲜血,在场官兵无不动容,就连那位连长也感动地对闫金辉说:“这样的战士,可直接进入我们‘猛虎突击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