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标: 军装CBD的符号地标
作者:耳闻

前两天,国防大学教授梁芳在新浪微博推送了一条消息和两张图片,谈及换发新式胸标。作为从海军部队调入国防大学的军官,她此前着海军军服,挂海军胸标。改革后,依然着海军军服,但“最大变化是我校所有军种都统一用新胸标”。总的来说,新的胸标符号系统体现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装上都有佩戴胸标的习惯。在姓名牌之上,胸标位置堪称军服的“CBD”,很长时间以来如同未被征用的空阔郊区。1997年香港回归后,新成立的驻港部队曾试用过胸标。2007年前后换发新式军服,胸标逐渐普及。

按符号学者索绪尔的观点,一个符号由“能指”与“所指”组成。能指是声音与形象,所指是概念或思想。自从解放军换发07式军服以来,军委机关和不同军兵种的胸标不但指涉军人的隶属关系,还引起关于军人责任、使命、荣誉以及不同军种文化的联想。


比如海军胸标就由铁锚、波浪等符号构成能指,所指即表示身着海军胸标的军人是海军,空军则以双翼和战机拉烟来指代。此次改革,海、空军的胸标没有变化。

由第二炮兵“进化”而来的火箭军,胸标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尾焰。一位火箭军军官认为新加上的火箭尾焰设计“大气而典雅,充满中国传统祥云感觉”。充分体现了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等定位。
陆军老式胸标为长城与两杆步枪,成立陆军领导机构后,新式陆军胸标更加酷炫,首先是增加了铁翼、瞄准星、装甲履带等符号,符合陆军建设发展的“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等战略要求。
新组建的战略支援部队胸标有原子轨道以及抽象的发射塔的符号作为标识,代表它囊括了太空、网络、电磁空间等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
武警部队的新式胸标用“武警”“北京”“8610(机动部队代号)”“院校”“交通”等字样区分单位,胸标中心图案由盾牌和双枪构成,双枪以56式半自动步枪为原型,象征军事属性,左右两侧为长城形象,象征武警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盾牌是武警部队的特色符号,盾牌下配橄榄枝,寓意和平稳定。
这些胸标,能指与所指的稳定组合,如果让学者罗兰·巴特看来,必然具备新的意义。他认为,符号至少具有两层的含义。索绪尔所说的能指与所指构成了第一层意义的符号,它们是符号的外延。在此,铁翼指代空军,铁锚映射海军,步枪勾连起陆军的联想,军刀则体现指挥。但如果将以上符号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第二层意义上的符号——联合。也就是说,第一层意义上的外延构成了新的能指,而将其组合在一起成了新的所指并形成了第二层意义上的符号。
体现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特点的战区的胸标,就由铁翼、铁锚、步枪、火箭以及象征指挥的军刀有机组合构成。正如领导人强调的,建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是构建我军联合作战体系的历史性进展”,意义重大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