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前,美军进行了系统的战争设计。后来的事实证明,战争结局与战争设计相差无几,实战进程几乎是作战方案的翻版。这启示我们,实案化设计坚持实战化,训练与战场才能“无缝对接”。
作战方案是对战争的预判和设计。实案化越贴近实战,越有利于提高训练水平,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训练与实战贴得越近,战争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预案一旦确立,就必须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把实案化落实到训练场、演兵场。
当前,实案化不实的现象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在:有的目标指向不明,训练课题与未来战争结合不紧,对“与谁打、在哪打、怎样打”思路不清;有的实战化程度不高,战场环境设置过于简单,依据作战流程组织推演过于简化;有的转化运用不到位,不注重检验完善战法对策。过去,我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现在则主要通过训练学习战争。如果实案化脱离实战,那么通过训练演练打仗、学习打仗就无从谈起,战斗力建设水平只能在低层次徘徊。
实案化贵在实、难在实,关键是基于特定作战对象、作战任务和作战环境制定预案。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是实案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预案的实战化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部队训练水平的提升。因此,实案化必须紧紧扭住实战这一关键环节,着力在搞清未来可能打什么仗、与谁打、在哪打、怎样打等关键问题上下功夫,真正把实案定细定实。
实案化源于战争、适于战争、用于战争。倘若对战争规律搞不清楚,对如何打仗弄不明白,实案化就失去了方向,实战化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搞好实案化,必须研究战争、熟悉战争、通晓战争。只有着眼使命课题,紧盯作战对手,紧贴作战任务,科学制定方案,坚持“符合作战原则、符合任务需求、符合部队实际”的要求,才能把预案转化为具体的训练实践、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使实案贴近实战、符合实战、服务实战。
实案与实战互为因果、相得益彰。实案化牵引实战化训练,实战化训练检验实案化成效。二者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有利于把现有作战力量运用好,把武器装备的效能发挥好,不断完善战法对策,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在实践中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打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