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阅兵: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来源:解放军报网作者:吕勇勇责任编辑:黄杨海2015-05-12 19:34

1945年5月9日,柏林市郊的卡尔斯霍斯特。纳粹德国代表团在盟国全权代表面前俯首,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彻底覆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硝烟散尽,代表和平与正义的力量最终战胜邪恶。

2015年5月9日,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16000名士兵以及30余个国家的领导人庄严肃立,向70年前在那场战争中洒下热血的老战士致敬,深切缅怀那些为了自由和解放而奋斗与牺牲的人们。回望70多年前的那场人类浩劫,我们发现,其实历史不只是用笔纸书写,更是用鲜血点染而成。

我们在感慨之余,也在思考——在这场不能忘却的纪念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一、红场阅兵,我们看到了尊重历史的态度

时间是一条河流,可它冲刷不掉历史的中流砥柱。

历史是一面镜子,定能照出肖小无赖的本来面貌。

70年前,四万万中华儿女以3500万人的伤亡和满目疮痍的山河,换来了民族的独立解放;70年前,苏联人民经过4年浴血奋战,在付出了2700万公民的生命后,从莫斯科的兵临城下一路推向柏林,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70年后,西方一些国家正在刻意淡化苏联在战胜纳粹德国过程中付出的巨大牺牲,而自诩“民主”的日本,则在右翼势力鼓噪下制造“集体性失忆”的空穴,松开了军国主义战车的“刹车片”,向着“右倾化”一路狂奔。

今年5月1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到莫斯科无名烈士墓前,在那永不熄灭的火焰前献上鲜花,祭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反思70多年前纳粹德国一手造成的人间悲剧。反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却对国内理性的声音置若罔闻,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试图颠覆战后国际审判的正义裁决,重新迈出加强和炫耀武力的细碎却十分危险的步子。

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不会因某些人“否定”而湮灭,也不会因为某些人解构而“变形”,更不会因为谁谁谁拒绝出席一场庆典而改写。然而,世人也不能因此盲目乐观——毕竟,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历史就意味着重犯!

二、红场阅兵,我们看到了捍卫和平的决心

正视历史,忏悔罪恶,才能获得真正的宽恕和原谅。而在历史中迷失的民族,在未来也很难找到前进的方向。

战后德国政府坚决清除纳粹思想,始终告诫公民,只有深刻忏悔曾经的疯狂,切实消除发动战争的罪愆,才能走出历史的阴影,回归正常国家行列。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大屠杀死难者纪念碑前惊世一跪,让德意志民族在精神上站了起来;德国社会对纳粹罪行的不间断集体反思,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向往、爱好、追求并维护和平的理性国度。

战后日本政府却纵容右翼势力,甚至自身就在用各种小动作遮遮掩掩、偷偷摸摸地给国民“洗脑”:大和民族“没有错”,当年“皇军”进行的是一场“解放亚洲的圣战”,靖国神社供奉的都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而牺牲的“烈士”……这样的历史认知,令日本无论再怎么创造经济上的奇迹,都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尊敬,更绝无获得二战受害国真正宽恕的可能。

岁月不饶人,出现在红场上的二战老兵,正在日渐凋零。当年血与火的记忆,会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无影无踪吗?

《神圣的战争》乐章庄严,俄罗斯的飒飒兵阵、辚辚兵车涌过红场;《喀秋莎》旋律激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步履铿锵——中俄两国军人用刚毅的目光、昂扬的士气,表达了共同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坚定决心:我们爱好和平,但决不乞求和平,我们反对战争,但决不惧怕战争。

老兵足以欣慰,后生已经可畏!

俄罗斯总统普京更是平淡放言:“我们将庆祝自己的节日。”西方一些国家对二战历史的“双重标准”和“选择性失明”,都无法掩盖历史的黄钟大吕——你来,或者不来,历史就在那里,躲不过,绕不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