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热点透视>>正文

“打人”的战争思维打不赢“打架”式战争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鲁传刚责任编辑:刘航2014-04-01 06:24

(原标题:在变与不变中探寻战争制胜机理)

要点提示

●信息化战争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体现出与以往战争截然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于战争背景、作战手段和方式等方面。

●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相比,在战争作为政治的继续等本质属性和实力是制胜的基础等基本规律上没有改变。

●研究信息化战争,需要认清现代战争与过去战争相比的变与不变,在比较中探寻其制胜机理。

信息化战争与传统战争相比有三大变化

战争背景条件发生变化。围绕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引发的信息化战争,其背景变得更加复杂。比如,经济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间既斗争又合作成为常态;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矛盾时常显现;我任何战略方向的军事行动,都可能引发多方向、多领域连锁反应。

战争方式发生改变。信息化战争不可能是堂堂之阵,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战争与非战争界线更趋模糊,军事斗争样式层出不穷,战场不确定性增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方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被迫应对、未做充分准备。瞄准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就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立足解决现实问题,主动设计战争,充分进行准备,这样才能保持战略主动。

战争手段发生巨变。信息化战争使用战略力量达成政治军事目的的选择更趋多样,军事角力在陆海空天电网等多维战场空间同时展开,无形战场作用更加凸显。无论战争行动还是非战争军事行动,都需要大体系支撑、大区域部署、大数据保障。

信息化战争与传统战争相比有三个没变

首先,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本质没有变。战争是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是国家或国家集团、民族、种族和社会团体以武力方式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作为政治的继续,战争是解决利益冲突的最后手段。世界上没有一场重复的战争,但在战争本质问题上都是一致的。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战争的政治目的性将会更加强烈。因此,应对未来信息化战争必须从更深层次上分析和研究政治本质,增强军事斗争准备的针对性。

其次,战争的基本规律没有变。战争基本规律是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中诸要素间的本质和必然联系。无论在信息化战争还是传统战争中,实力都是制胜的基础,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在任何战争中,正确的战略指导都是制胜的关键所在;武器虽然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但人始终是决定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装备,而是人。信息化武器装备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之后,数量很少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便可控制大量分散部署的兵力兵器,进而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和指挥决策速度。这种现象显示的并非人的作用下降,恰恰说明信息化战争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才来胜任指挥岗位。

第三,战争作用没有改变。战争由于具有极强的暴力性质,因此往往会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灾难,对社会进步产生某种阻碍作用,中断一国发展进程甚至造成倒退。但如果运筹得当,战争的损失也会被降低到最小,并有可能为一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