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大力发展以航母、隐身舰艇、核潜艇为骨干的现代海军装备。本年度从俄罗斯引进2艘“塔尔瓦尔”级导弹护卫舰、租赁1艘“阿库拉-2”级核攻击潜艇,自行建造1艘“什瓦里克”级隐身护卫舰以及补给舰、训练舰、测量船各1艘。此外,订购45艘各型舰艇,其中43艘在国内造船厂建造。印度海军还规划未来20年将投入470亿美元建造和购置100余艘各型舰艇。
在导弹攻防系统发展方面,印军继续依据“导弹综合发展计划”,发展“大地”短程弹道导弹、“烈火”中远程弹道导弹、“天空”中程防空导弹、“毒蛇”反坦克导弹等。启动“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计划到2017年共发射7颗同系列卫星,提供覆盖印度全境及周边2000千米范围的导航服务。加紧建设集侦察情报与监视、卫星通信、导航、导弹预警、反卫星等多种能力于一体的太空作战系统,力求2020年前后满足在南亚及印度洋地区的作战需求。
强化中印、印巴边境兵力部署和战场建设,着力加强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
报告指出,对巴基斯坦采取积极进攻战略仍是印度防务政策的重点,以优势兵力始终保持对巴进攻的态势,时刻准备同巴基斯坦打一场全面战争;对中国采取威慑防御战略,以核威慑为后盾,在印中边界建立起大纵深、立体化的防御体系。
报告指出,印军将实现从区域威慑向远洋进攻转变,在强化对距离海岸500公里范围所谓“绝对控制”基础上,不断向印度洋东、南、西三个方向的纵深推进。在印度洋东部方向,印度强化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军事部署。在印度洋南部和西部方向,扩大在印度洋沿岸非洲国家的军事存在,同时以非洲岛国作为在印度洋中部的基地群,向西南印度洋广大区域辐射军力,逐步强化对整个西南印度洋的战略控制。
视中国为重点安全关切,主张合作与防范“双管齐下”
强调对中国军力发展保持警惕。报告称,随着中国积极与印度周边国家开展政治、经济和军事往来,中国在这些国家的“足迹”日益增多,新德里需要“留神和警惕”中国在印度的近邻扩展影响力。此外,报告还指出,“中国新疆和西藏地区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升级了中国军队针对印度的力量投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整体战略和作战灵活性。”对此,印度军队已经“充分意识到”沿中印实际控制线的基础设施需求的战略重要性,正在分阶段逐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提议强化中印两军交流。报告重申印谋求与中国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寻求共同发展,认为有足够空间供中印同时崛起和实现和平共处。同时指出中印两军“按照对实控线的不同理解在边境地区开展巡逻”,印致力于通过现有磋商机制解决“越境”事件。报告提议加强两军交流,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