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军媒声音>>正文

人民武警报:坚守信仰最崇高

来源:人民武警报作者:肖福恒责任编辑:刘航2014-01-17 10:54

(原题:坚守信仰最崇高 ——扎根高原献身使命的模范领导干部郭毅力精神世界解读)

如果说人民军队是一座英雄辈出的高山,武警部队无疑是这座高山上永不枯竭的“富矿”。忠诚意识的积淀与提纯,特殊战场的拼杀与喋血,多样化任务中的神勇与砥柱,使得英模人物灿若星辰。

继独臂英雄丁晓兵、当代雷锋庄仕华之后,又一位楷模从世界屋脊向我们走来,他就是——武警西藏总队原司令员郭毅力。

给人星火者,必擎火炬。郭毅力的事迹感动着诸多熟悉他或不熟悉他的人。感动之余,人们不禁思考: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今天,郭毅力的事迹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怎样的思想启迪?

献身高原,38年精神世界没有出现“高原反应”,他用绝对忠诚的定力告诉我们:有了信仰的引领,就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信仰,是一个人看待世界、人生、未来的一种终极信念,是人接受某种思想、主义的执着态度,表现为真诚的敬仰、忠诚的信奉和坚定的守护。信仰作为精神之光,可以照亮人生之路,提振军心士气。一个人没有信仰无异于行尸走肉,一支部队没有信仰无异于乌合之众。

信仰是建立在准确的认知和深刻理解之上的理性把握,一旦形成就会坚定不移。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反动派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狂妄叫嚣“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一年内,共产党员被杀1.8万人,革命群众被杀30万人,被捕者不计其数。但正是在这个时候,徐特立、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一大批革命家,大义存胸,危时入党。贺龙说,就是刀架在脖子上,我也要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路,坚决走到底!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郭毅力同志出生于共和国警察的革命家庭。当他睁大双眸,对这个世界表现出好奇时,共产主义就以寓言的方式浸洇进他的躯体。如果说家庭给他埋进一粒理想的种子,那么入伍后的这方橄榄绿则是他借以迅速生成、长大,渐而蓬勃的沃土。

1979年2月9日,是郭毅力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入了党,我就从自然人和社会人跃升为党的人,党性就成了我最基本的品性,忠诚于党就成了我永恒的誓言。任何情况下,我都要做到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不移、在政治立场上光明磊落、在职责使命上义不容辞!”

这段话是语言的宣示,更是行动的信条。一言既出,终身坚守。当有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时,郭毅力对党的创新理论表现出极大的虔诚。党的创新理论发展一步,他就跟进一步,熬更守夜,郭毅力潜心阅读了200多本书,写下了百万字的读书笔记。

理论自信能够使人坚守信仰,而革命军人的坚定信仰必然在现实中转化为巨大的力量。“3·14”事件发生后,西方敌对势力大肆鼓吹西方党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思想。对此,郭毅力清醒地意识到这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核心和本质。他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醒与自信”为题,教育大家升级“思想软件”,提高政治鉴别力,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听党指挥的政治定力。

英国诗人惠特曼曾经说过:“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郭毅力用38年铸就“金刚不坏之身”,彰显了建立在崇高政治信仰之上的军魂意识。这种意识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目标上的专一性、行动上的自觉性和践履上的坚韧性。

坚守高原,38年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冲锋姿态,他用忠诚使命的毅力告诉我们:有了信仰的支撑,就能释放出巨大的生命潜能

任何国家的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都强调崇高,而造就崇高就必须有牺牲精神,但是把牺牲精神当做一个军事集团灵魂的,唯有中国军队。

作为西藏总队强军目标的带头人,郭毅力始终把维护西藏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他深知,西藏是民族宗教问题的“集中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敏感点”,是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在他担任总队主官这5年多时间里,西藏大事难事交织叠加,部队任务重大而艰巨。如何带领总队广大官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处突维稳任务,是郭毅力密切关注和深刻思考的问题。

在郭毅力看来,生命是使命的载体。他长期高标准、快节奏、超负荷地工作,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冲锋姿态,跑遍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个中队、每个哨位,一次次带领官兵有效履行使命。“宁可千日无患,不可一日不备。”“3·14”事件发生前,他就组织部队做好了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准备,确保了第一时间迅速启动预案、调集兵力、到位处置。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按照一仗接着一仗打、一仗更比一仗好的标准,郭毅力此后指挥处置突发事件128起,执行重大勤务36次,件件获胜,次次圆满。

崇高政治信仰是军人血性与智慧的催化剂。置身处突反恐第一线,郭毅力始终“冷眼看世界”,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更远。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后,他带领侦察处建立起集文字、图片、声像于一体的反恐作战数据库,西藏地区238处重要部位清晰掌控。习主席提出强军目标后,郭毅力又向信息化高地发起冲锋,研究构建的“网络监控学”和“网络执勤学”两个崭新学科,已成为强军的“无形巨手”。

郭毅力的事迹告诉我们:领导干部作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实现强军目标的实践中肩负千钧重担,只有时刻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念,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努力强化使命担当意识,才能把强军目标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