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军迷瞭望>>正文

专家解读核生化武器:“超级杀手”改变战争模式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蔡子衡2014-01-16 11:19

洗消——防御核生化的盾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次使用化学武器,随后,大规模杀伤性生物武器和原子武器也相继在战场上亮相。为了保障战斗人员在核生化条件下生存,及时恢复遭受核生化攻击部队的战斗力,出现了防化洗消保障装备。它与防护、侦检“三位一体”,筑成了核生化防御的坚固长城。

洗消剂——高效能、低腐蚀、无污染

洗消剂是实施核生化洗消的根本要素。目前各国装备的洗消剂主要有3大类——以氯化、氧化为消毒机制的次氯酸盐和有机氯胺,以碱性消除或碱性水解为消毒机制的有机超碱体系和苛性碱,吸附消毒粉。这些洗消剂在洗消效果上基本都能满足应急洗消的要求,但在性能上仍存在对金属兵器腐蚀性强、污染大、后勤负担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家利用当今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开发研究新型洗消剂。乳状液消毒剂和反应型吸附消毒粉是改进性研究的主要方向。

随着新化学战剂的出现和高精尖装备不断投入战场,使得对洗消剂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研究多用途、低腐蚀、无污染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洗消剂是新时期洗消剂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

洗消技术——高温、高压、射流

高温、高压、射流洗消技术的采用是新一代洗消装备的特征和标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温、高压、射流技术在洗消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洗消装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高温指水温80℃、蒸汽温度140℃~200℃、燃气温度500℃以上,高压指工作压力为6~7兆帕、燃气流速可高达400米/秒,射流包括液体、气体射流和光射流。

德国、意大利率先将高温、高压、射流技术应用于水基洗消装备。由于高温、高压、射流洗消装备利用高温和高压形成的射流洗消,产生物理和化学双重洗消效能,因此具有洗消效率高、省时、省力、省洗消剂甚至不用洗消剂等特点,代表了当今洗消装备的国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名词解释

核生化武器,是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统称。

核武器

核武器是指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自持式链式裂变反应或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造成大规模杀伤或破坏效果的武器。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当量。核爆炸的杀伤破坏效应包括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除原子弹、氢弹外,中子弹、核定向能武器(核激励X射线激光器、核电磁脉冲弹)、冲击波弹、感生放射性弹等均包括在核武器之内。

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战剂(病毒、细菌、真菌等)使人、畜致病,植物受害的杀伤破坏性武器,也称细菌武器。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以毒剂(神经、糜烂、窒息、失能、刺激、中毒剂等)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迟滞敌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化学战剂可概分为杀伤性、纵火性和烟幕性三类,杀伤化学战剂是其中最可怕的武器,国际间闻化武色变,指的就是这种武器。这种武器是利用毒性杀害人类生理机构,由于作用时散布在空气中呈汽化状态,因此又称为毒气,事实上它们平时多为液体或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