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飞虎山上五昼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范天恩责任编辑:雷雨2014-03-25 16:54

在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十周年的时候,曾在朝鲜参加过反侵略斗争的志愿军战士,都会有些不寻常的回忆,特别是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对“战争的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和两国人民用鲜血结成的战斗友谊,都有深刻的体会,毛主席的这些英明论断和中、朝人民的崇高友谊,曾使多少艰难困苦转化为胜利啊!飞虎山五昼夜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1950年10月初,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军在云山遭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沉重打击之后,便迅速龟缩到清川江南岸,并在军隅里、德川一线,纠集六师之众,妄图重向中朝边境进犯,而军隅里北面的飞虎山,当时便成了敌我必争之地。那时我在某团工作,光荣地接受了攻下飞虎山,守住飞虎山,为兄弟部队争取攻击时间的战斗任务。我团在朝鲜人民的支援下,与伪七师全部和一部分美军鏖战五昼夜,击溃敌百人以上的攻击五十七次、进行九次阵地反复争夺,而寸土未失。

11月3日夜,细雨蒙蒙,我在团指挥所里向各营长交代任务:

“军隅里这条公路一直通往熙川、江界、满浦。满浦就在鸭绿江岸,对面就是我们的祖国,也就是敌人妄想北犯的路线。”所有的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往军用地图上划标记。我接着说:

“飞虎山上有敌人一个团,我们的任务就是拿下飞虎山,守住飞虎山,拖住敌人,争取时间,让兄弟部队作充分准备,给敌人织个聚歼的大网。”我把整个部署讲了一遍,然后赵霄云政委补充说:

“我们要用短兵火器去与具有飞机大炮的敌人作战,虽然任务艰巨,但我相信;我们每个战士都知道为谁作战,我们后边有着中朝人民的支援。凭这些就可以打败敌人……。”

4日拂晓,小雨仍继续下着,高达六百多米的飞虎山全淹没在雨雾之中。担任主攻的二营,开始往前运动了。

清晨五点钟开始攻击,没用两个钟头,二营就占领了飞虎山主要阵地,敌人一个团没敢反击就溃退了。战士们都气愤地说:“爬了这么个大山,才揍死百十多敌人,真不合算。”副营长陈端文站在飞虎山上环视了一下军隅里说:“急啥?赶快加修工事,这仅仅是战斗的开始。”

部队一占领阵地,团指挥所的电话就应接不暇了。各营都争着担任主攻,理由都是共同的;不能让敌人达到北犯的目的;要替死去的朝鲜父老报仇;让朝鲜孩子不再失去父母……;我究竟批准谁呢?根据当时情况,我回答说:“各连视情况需要相机出击。”还没等我把电话放下,四连二排的勇士便穿过浓密的草丛冲到敌人跟前了。在炮火犁过的土地上,打退敌人两次攻击。正打得热火的时候,一部分敌人从后面上来了。排长立即命令射手吴景文消灭这股敌人。当时,三倍于我的敌人终于冲上来了。二排打完手榴弹,就挥着枪冲入敌群,一阵厮杀之后,敌人又被打退了。

五连的阵地在飞虎山南端,三排据守在阵地最前沿,虽然他们已经两天没吃饭了,又经过一天的激战,战士们仍然警惕地监视着敌人。

5日天刚亮,敌人几十架飞机便贴着树梢在他们阵地上轰炸,几十门大炮也开始了猛烈轰击。攻不动我们阵地的敌人,仰仗着炮火的优势,把战士的工事几乎都打坍了,三排在二百米长的阵地上,一天接受了两千多发炮弹的考验,一连打退敌人七次攻击。

什么力量使着我们的战士如此顽强呢?武器装备吗?不。飞虎山战斗是一场敌我装备力量极不公平的战斗。还是让五连机枪射手梁仁江回答这问题吧:

“我们就凭一条铁棍(步枪),几个锤子(手榴弹),再加上十一号小汽车(两条腿),就能打败美国鬼子。因为我们每放一枪,每走一步,或是洒在阵地上一滴血,都知道它有多大意义。”

终日的激战,同志们还要和冷、饿、累作斗争。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夜风里打着抖,几天来水米未沾口,嘴角干裂直冒血。有的战士饿着肚子,只好把腰皮带紧了又紧。五连机枪射手老梁被硝烟呛的嗓子干疼,多么想饱喝一顿凉水啊,可是被炮火犁过的土地上连雪也没有。于是,他拣了一张宽大的树叶,舐着上面的露水;饿的难受,但干粮袋里连一点吃的也没有了,于是他又拣起一块又圆又亮的石头,放在嘴里“咕噜咕噜”地转来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