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毛泽东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李艳波 李瑞珂责任编辑:李林2014-08-29 14:41

古田会议决议的核心是《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6〕只有把红四军的党建设好,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才能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使红军担负起创造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以致完全推翻反动统治、夺取政权的伟大革命。决议指出,加强党的建设的正确途径,就是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从组织上进行建设。决议从红四军的实际出发,深刻批评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流寇思想、盲动主义等错误思想及其危害性,并指出这些错误思想的来源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7〕而“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做正确路线的教育,也是使这些不正确思想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8〕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决议强调必须反对极端民主化和非组织观念等“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古田会议结束后,红四军各部队认真组织了对决议的学习,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反对不良倾向的运动。通过对古田会议决议的学习和贯彻,红四军中的错误倾向有了较大的克服,党的建设方面有了加强,军队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政治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了较大改进。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推动了红军战争的胜利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三、第三次“落——起”——党建思想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长达4年之久,给党的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些危害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破坏党的优良传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党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优良传统。王明等人却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出发,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生搬硬套,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1931年11月召开的赣南会议,他们照搬苏联红军中政委制的经验,作出了取消红军党委制的决议,排斥了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

第二,执行宗派主义的组织路线,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干部政策。王明等人从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出发,以少数人的独断专行代替党的集体领导,任人唯亲,任人唯派,提拔重用那些跟着他们错误路线走的人,排斥打击反对和抵制错误路线的人。1932年10月召开的宁都会议,他们利用职权撤消了毛泽东红军总政委和前委书记职务,导致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第三次跌入低谷。

第三,开展过火的党内斗争,混淆党内矛盾和敌我矛盾。王明等人公开提出要在党内开展“残酷无情的斗争”,以对待敌人的方式来对待党内同志。1933年开展了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因为罗明同志是按照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办事,抵制了“左”倾错误的指示,因而遭到诬陷和打击。王明等人反对“罗明路线”的本意在于反对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同时,他们还在根据地开展了“肃清反革命分子的斗争”,使党内斗争扩大化、肃反扩大化,使革命力量受到了很大的摧残。

正确开展党内斗争,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当时毛泽东处于受打击、被排挤的地位,但是为了革命利益,他仍然对“左”倾政策进行了抵制和斗争。他主张进行正确的党内斗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团结和依靠大多数同志,相信大多数,服从大多数;正确开展党内批评,实事求是,抓主要矛盾,防止在个人小节上纠缠不清,而且要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团结他们一起前进。毛泽东的这些正确思想,是他在逆境中对党的建设思想的重大发展。

但是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最终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这些事实使广大党员干部逐渐认识到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极端危害性,认识到只有毛泽东代表的路线才是引导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正确路线。大家迫切要求立即结束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迅速恢复到毛泽东代表的正确路线上来。1935年1月,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点。从此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就在毛泽东代表的正确路线的指引下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建党思想是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共党的经验神圣化的斗争中,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自身建设问题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他提出的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党的建设必须有红色政权相结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及支部建在连上等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建党原则,虽然是红军中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但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规律,因而带有普遍性,适用于整个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4〕〔6〕〔7〕〔8〕《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0、77、83、83、83页。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981年6月27日通过)。

〔3〕《中国共产党党史参考资料》第5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8页。

〔5〕《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1页。

(本文作者: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思政系主任、教授;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