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强军,紧贴实战。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锻造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是当前武警部队基层分队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武警部队基层分队要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是唯一标准,着眼实战化标准,优化和完善军事训练内容体系,在训练指导思路上务求突破,在纯正训练作风上务求苛刻,在训练制度建设上务求长效,切实提升武警部队基层分队实战化训练质量。
一要在训练思路上务求突破。创新思路谋突破,创新推动促发展。首先应强化使命意识筑牢思想根基。武警部队基层分队应结合国内形势和履行职责任务需要,有针对性地抓好职能使命和形势任务教育,深入强化广大官兵树立实战化训练思想和打牢“练兵为打仗,练强为打赢”的思想根基。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向广大官兵讲清“当兵打仗为什么,打赢致胜靠什么,打仗技能如何练”的深刻道理,强化官兵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精神。要引导广大官兵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临战态势,时刻做好打仗准备,并组织官兵学习国内外战史,尤其是各种失败战史,提升“一切为了能打胜仗”的使命意识。
其次应坚决祛除思想积弊。理清训练思路是组织开展好部队实战化训练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要特别关注对一些训练思路上的思想积弊开刀问斩,该废除的废除,该更新的必须更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发展的动力。要祛除各种制约实战化训练质量提升的思想积弊,就必须从实战化理论上开刀,一方面要加大加强对武警部队基层分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以理论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推动基层分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方式方法、渠道路径的创新和拓展。另一方面,要对各种理论成果进行清理整顿,将那些不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核心主题的歪歪理、偏激思想解决祛除清理掉,避免影响官兵思想。
最后,要一切向战斗力标准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2012年12月,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因此,武警部队基层分队在开展实战化训练前,就要树立确定战斗力标准,做到一切训练活动向打胜仗聚焦,真正将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并教育引导官兵一定要树立树好树牢“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的备战、教战、练战思想。
二要在训练作风上务求苛刻。训练作风事关军事训练质量水平,事关打仗打赢,因此,在推行实战化训练中,转变和改进训练作风已经势在必行。前不久,一场聚焦强军目标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在全军上下如火如荼,可以说这场思路革新和思想革命,促使战斗力标准迅速立起来,深化军事训练改革、推进训练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相关配套措施在武警部队基层分队都已经基本确立,现在关键是改进训练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让战斗力标准落下去。
首先,要深挖训练作风问题的思想根子。常言道:“打蛇打七寸,挖树挖根子。”训练作风问题,其根子是思想作风问题。一方面要端正价值观、政绩观和荣誉观的问题,要树立“一切为了战斗力”的政绩观念,树立“提升战斗力,就是好政绩”的思想理念,把提升战斗力作为真为、敢为、大为的大事业来干。另一方面,也好把握和尊重战斗力生成规律,不急功近利、不盲目蛮干,不急于求成、不弄虚作假,要真干实为、真抓实干,决不瞻前顾后、无所作为。
其次,要形成以战斗为荣的训练风气。用著名的木桶原理来分析训练作风问题,可以看出,训练作风不实,不是木桶“短板”导致容量多少的问题,而是“底板”缺漏导致容量有无的问题。在实战化训练中,一定要树立“真打实练,真练实备”的作风导向,真正形成“真、难、实、严”的实战化训练作风氛围,要知道如果平时训练来虚的、玩假的,战场上则肯定吃大亏、打败仗。
最后,要注重战斗精神培育。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构成的重要因素,是基层官兵训练作风最直观的体现,是军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军队战斗力的“灵魂”。古往今来,一支军队是否具有高昂的士气、旺盛的斗志,始终是其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铸造过硬的战斗精神,既是战斗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又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不管作战样式怎样变化,武器装备如何发展,军人的战斗精神,都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注重对基层官兵的战斗精神培育,努力提升官兵的精气神。
三要在训练制度上务求长效。科学完善的实战化训练制度体系,是训练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实战化训练,促进长效机制的形成,必须以过硬的制度作为前提保障,提升和增强武警部队基层分队实战化训练的质量和效能,就必须完善实战化训练制度建设的科学体系,强化实战化训练制度的执行力度,促进实现制度文化心理认同。
首先,做好实战化训练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整修工作。构建内容科学、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必须以战斗力标准为唯一标准,始终聚焦强军目标,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核心主题,否则就背离了实战化训练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落脚点。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在组织实战化训练制度建设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将部队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考虑在内,增强训练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要注重制度的执行过程控制。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强力执行。要知道:一项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正确可靠的贯彻执行,就会失去制度的权威性,其效果甚至比没有制度更差。在实战化训练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一定要维护好制度的权威,执行者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形成模范示范效应,形成制度执行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最后,促进制度文化的形成。制度制定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官兵形成心理认同,形成参与实战化训练的自觉性和思想观念,因此促进制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很重要,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让广大官兵认识到自己的发展与部队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自己的素质能力与部队战斗力息息相关的价值认同,促进制度文化的化人育心的作用发挥。
(作者系武警河南总队训练基地训练处训练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