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依法治军 夯实强军之基——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记事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古城西安,聚集着这样一群身穿军装的法律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为夯实“强军之基”提供理论支撑,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献计献策,为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法律保障。
     这就是走过20年峥嵘岁月的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
     打造军事法学教学科研“国家队”
     1991年,海湾战争硝烟尚未散尽,西安政治学院的专家们开始了深入思考,如何认定一场战争的法理依据?法律与军事怎样有效结合,才能做到军事上有利、法律上有理……
     他们经过深入调研向上级提交了多份研究报告,呼吁尽快建立军事法学教学研究机构。
     1993年2月,经军委总部批准,全国首个军事法学系在西安政治学院成立。
     创立之初,军事法学系师资队伍不成规模,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课程和教材体系更无从谈起。缺教员,他们“借鸡下蛋”,从本院其他专业和兄弟院校想方设法调入法学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员;缺经验,他们“四方借脑”,派出多支队伍到军内外院校取经求教……
     今天,军法系已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齐全的学位授权体系,建立起配套完善的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出版教材和教学研究资料200余部,确立了在全国军事法学教学科研领域“国家队”地位。
     做好军委总部“法律智囊库”
     2011年一个炎热的夏日,西安政治学院会议室气氛热烈。全国人大代表“兵役法修正案”调研组,正与军事法学系教员就兵役制度改革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座谈会之前,军事法学系陈耿、王海平、傅达林等专家,查阅了国内外70多部法规文献,对兵役法有关条款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形成5000字的书面报告,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央军委法制局等各方高度重视。
     20年间,军事法学系参加了20多部法律法规的立法研究和草案起草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仅近几年就先后承担完成军委总部赋予的课题40多项,提交60多项对策性研究成果。
     从伊拉克战争中的武装冲突法研究,到维护海洋权益斗争中的法律保障……一份又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彰显着军事法学系“法律智囊库”的作用地位。
     担当多样化军事任务“法律保障队”
     某连官兵正挥汗如雨执行光缆施工任务,几十名地方群众拉着横幅上前阻拦,要求赔偿农田损失;某部在抗震救灾中为避免歪斜的水塔倒塌,给附近居民造成损害,对其实施爆破却招来水塔承包方讨要说法……
     这些现象引起了军事法学系专家教授们的思考——如何解决部队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 
     军事法学系大力改进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突发事件涉法问题应急演练。他们以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涉法问题为案例,组织逼真的模拟环境,安排学员扮演角色,身临其境地处置突发事件……这一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员运用法律解决涉法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军事法学系树立鲜明的学术导向,关注部队建设现实课题,摒弃纠缠概念、空谈立法的“务虚”选题,学院师生围绕联合国维和、亚丁湾护航、中外联合军演、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取得了一批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
     在国际社会唱响“中国声音”
     近年来,学院先后6次举办“武装冲突法教官讲习班”,派出数十人次赴国外参加武装冲突法学术会议,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2011年11月,王海平教授出席“和平行动中的国际人道法”国际研讨会。会上,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参加维和行动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军事扩张之嫌。
     面对质疑,王海平用有说服力的论据突出强调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创下的“四项零记录”——违反联合国行为操守零记录、违反宵禁规则零记录、性剥削与性侵害案件零记录、超速驾驶联合国车辆零记录。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出色地完成了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自觉遵守和适用国际人道法的原则和规则,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王海平的发言获得中外专家热烈掌声。
     像王海平一样,军事法学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身怀国家担当的专家学者活跃在国际舞台,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武装冲突法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版 2013年07月05日 )


勇立依法治军潮头的时代先锋

版权所有:解放军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朱雀大街146号 邮政编码:710068 联系电话:0901-73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