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逐梦现代化 阔步新征程·迎全国两会丨黄勇平:建议从实践中来,履职到现场去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文汇报 周辰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2-17 10:28:16

凭借AI软件捕捉舞蹈演员动作,形成指令代码,大模型加速“训练”机器人,“听懂”音乐、舞出节奏……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印证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基础研究水平快速提升之时,能否让更多研究成果尽快服务于社会和生产?”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关注的重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结合自身探索,黄勇平团队持续推进的研发项目也加速落地开花。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每天4吨厨余垃圾正被数亿只黑水虻“消化”成优质蛋白。这项生物转化技术已新近落地中试生产线。目下,这位与昆虫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学家代表,正将实验室里的“破茧成蝶”转化为制度建设的智慧结晶。

播种春天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种种裉节,黄勇平连续多年从不同角度提建议,包括人才梯队、评价体系建设等,今年他准备提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委员会的建议。

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大代表来说,每年全国两会前夕,不仅要对酝酿一年的建议进行梳理和修改,同时也肩负另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如同在冬去春来之际播种希望,这也给黄勇平以灵感,“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致力于推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能否也成立相应的基金委员会?”他认为,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偏低,成立基金委员会,可以从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统一协调、推进速度。

日处理量达4吨的黑水虻生物转化中试线在交大闵行校区西北角建成,占地500平方米

去年全国两会,黄勇平提出了推进黑水虻解决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优质蛋白的建议,获国家五部委积极回复,将进一步推进有机废弃物资源的生物转化利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生产用地规划指导,强化人才培养,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支持保障。

随着中试生产线建立,这项技术迈向了实际应用的新阶段。

直抵现场

黄勇平在履职时,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到现场去”。

譬如一次赴四川省“盐都”自贡市的调研。“大家都知道盐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一种方式是井盐。盐是从井里挖出来的,也只有亲身下到井盐生产的现场,方知其来之不易,进而理解盐在古代作为重要商品和经济指标的意义。”在黄勇平看来,调研履职如同科学研究,在现场就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广泛地听取基层心声与意见,更深刻理解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

今年,他拟提交一份关于农用设施用地硬化与复耕方面的建议,也来自于直抵现场的考察。“比如蔬菜大棚,土地硬化以后才能摆得了农用设施,让农田变得像工厂一样高效,然而农民与农业企业的需求与当前我国关于土地硬化的规定有不匹配之处。”黄勇平通过考察与收集基层意见,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对硬化土地之后的复耕标准提出目标,并建立保障机制。

沪浙交界处,百年古桥描绘长三角共富蓝图。文汇报记者 邢千里 摄

去年,黄勇平还参加了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就长三角地区如何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开展专题调研,随课题组在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四地开展实地调研,聚焦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中的瓶颈和挑战,研究并形成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政策沟通与合作,减少政策壁垒;构建更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提高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市场规则,确保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记者手记:分秒千里,沉潜专注

新质生产力,需要分秒千里,更需要沉潜专注。

过去一年,黄勇平除了埋首躬耕于实验室,也将足迹踏遍长三角乃至全国多地,他的履职视角也如同一次科研成果的诞生,从抽象到具象,再到精准靶向,凝练为高质量建议,最终带来改变与进步。

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全面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而言,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更是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

建议从实践中来,履职要到现场去。只有足够深入,足够专注,才能真正了解问题的本质,也才能提交出“活泼泼”又有精准深度的建议,也由此直描出一位人大代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