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毅力·接力
■解放军报记者 张 蕾
“随着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近13万名生态移民因此摆脱贫困、实现了小康。”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黄绵松委员分享了家乡宁夏近40万亩戈壁荒滩变成绿地和葡萄园的故事。
放眼神州大地,这样的“美丽故事”比比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大江南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淘汰“散乱污”企业,实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提高机动车油品排放标准,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近年来,有力举措不断推出,发展中的含“碳”量、含“污”量更低,含“绿”量、含“金”量更高,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许多军队代表委员的目光,集中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数据上——“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超额完成去年提出2.5%左右的目标。
“提前”“超额”的背后,是绿色发展的提速、“绿色版图”的扩展,是咬定青山的定力、愚公移山的毅力、久久为功的接力。
去年底,一条全长3046公里的“绿围脖”,引发广泛关注。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创造了“绿锁流沙”的奇迹。
数十万人以近半个世纪的执着,把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围了起来,沙漠面积将逐渐缩减,绿进沙退。
奇迹还在续写。前不久,内蒙古启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攻坚战,计划利用半年时间补齐1856公里防沙阻沙带的最后“缺口”。
努力还在接续。为发展林草事业、增绿山川献计,聚焦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保持锚定目标的定力,提出务实有效的举措,军队代表委员把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考建议带上全国两会。
山河锦绣,多姿多彩。亿万人民共同描绘的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在生动铺展开来。
(解放军报北京3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