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
■孙 阳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
3月5日,习主席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军队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推进先进科技加快转化为战斗力,为科技强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是国家强盛之基。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前不久,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成功构建,再次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深度求索(DeepSeek)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包容普惠;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彰显新质生产力强劲动能……实践充分证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才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军事领域,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赢得军事竞争主动,最需要的是创新,根本出路在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愈发凸显。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我军建设发展。只有让科学技术打头阵,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作战优势,才能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
科技创新是攀登打赢主峰的必由之路。军事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对抗性、保密性,依靠别人、依附于人必然受制于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这样一支军队,只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才能把我军发展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握军事发展主动权、未来战争制胜权。
“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必须牢牢把握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有针对性做好人才工作,强固人才支撑。当越来越多领域进入创新“无人区”,只有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激励更多官兵放开手脚创新创造,才能实现更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
科技创新之路,从无坦途。与科技创新道路上一个个未知的“拦路虎”作斗争,既需要物质的支撑、技术的储备,也需要在困难面前有“一定能、一定行”的信念和精气神。广大官兵特别是科技工作者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始终葆有一股子闯劲和韧劲,不舍微末、不弃寸功,一步一个脚印,跑好科技创新这场“接力赛”,为全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曹京宜代表——
做好科技创新“细文章”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3月5日,习主席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让曹京宜代表深受鼓舞。“科技创新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要成为合格‘战士’,既要从宏观战略层面理清思路,又要从细节点滴抓紧抓实。”曹京宜代表深有感触地说。
曹京宜代表从事海军装备防护工作,带领团队为提升海军装备防护与新材料应用水平潜心钻研、集智攻关。“提到舰艇装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先进的武器平台、灵敏的侦测设备和强大的指挥系统。殊不知,防护工作同样重要。”曹京宜代表告诉记者,不少人觉得装备防护就是解决“外观不好看、管子漏点水”之类的小问题,防护技术创新就是研发新材料、新工具,“实际上,防护工作是系统性的,具有全地域、全周期、全时段、全方位等特点。”
曹京宜代表介绍,他们在科研工作中注重转变分散模式、粗浅模式和被动模式,自上而下建立装备防护机制,努力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海军装备防护水平。
“大战略让我们看得更远,小细节让我们走得更稳。”曹京宜代表说,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既要搭好国家科技创新大战略的“顺风车”,又要激活让创新因子充分涌流的“动力源”,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紧在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让科技优势不断转化为能力优势、制胜优势。
(解放军报北京3月5日电)
东主才朗代表——
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解放军报记者 单慧粉
“要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对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帮扶工作。”3月5日,习主席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让来自西藏的东主才朗代表感触颇深。
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实施30周年。多年来,东主才朗代表见证了家乡在援藏干部助力下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各方面援藏力量与西藏各族群众团结携手,谱写了动人的奋斗篇章。”东主才朗代表介绍,前段时间,他所在的武警西藏总队与广东省援藏工作队携手,为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唐地村安装了输水管道,新修建了蓄水池、净化池,让甘甜的山泉水流入一户户村民家中。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人民子弟兵责无旁贷。”东主才朗代表说。近些年,他所在单位对口帮扶了22个村庄,通过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为偏远山乡注入发展动能。在对口帮扶的西藏当雄县羊八井镇拉多村,部队官兵帮助村民发展特色养殖、拓宽产品销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创收,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们一定牢记习主席嘱托,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使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气象更新。”东主才朗代表说。
(解放军报北京3月5日电)
刘杨代表——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解放军报记者 朱宏博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3月5日,来自陆军步兵学院的刘杨代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习主席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刘杨代表表示,高质量发展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近几年,刘杨代表先后赴浙江、江苏等经济大省,针对军地联合开展课题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进行调研。“在科技自主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不少经济大省走在前列,立起发展样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刘杨代表说。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使发展的各方面相互促进。”刘杨代表表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和军队建设要着力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解放军报北京3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