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
■桑林峰
科技是制胜未来的强大利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习主席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军队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科技强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军队强。对党和国家事业来说,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无论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是生成新质战斗力,都需要加快科技创新。事实证明,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下大气力抓好科技创新,才能走在时代前列,获得发展优势,掌握竞争主动。
科技是第一战斗力、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军事力量的较量,深层次的是军事科技创新能力的较量,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谁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较快提升战斗力,赢得制胜先机。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已成为军队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科技创新创什么?重在创造关键核心技术。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这样一支军队,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主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迅速发展,战略高新技术群体迸发,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深入推进,这些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我们不能落伍,必须加紧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作战优势。
重任在肩,使命如山。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只能快马加鞭、紧张快干。军队科技工作者只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肩负起科技强军的历史责任,把创新追求融入强军兴军伟大事业,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道路,努力取得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才能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费俊龙委员——
飞出筑梦太空新高度
■解放军报记者 王凌硕
3月6日,习主席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让费俊龙委员深受鼓舞。他表示,要永远做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攀登者,为中国航天的创新发展再立新功。
“飞天筑梦的高度,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力度。”费俊龙委员告诉记者,从随神舟六号航天员乘组第一次逐梦太空,到随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再战苍穹,其中的变化让他感触颇深,神舟飞船一直在进步,研制、技术、管理各方面愈发成熟,航天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去年,费俊龙所在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其中多个项目都是首次。如今,在轨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不仅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还在空间站持续开展科学实验,为探索太空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成功密码。”费俊龙委员说,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攻克和掌握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原创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航天核心元器件和原材料国产化率大幅提高,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很多航天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验证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航天事业要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必须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费俊龙委员说,要瞄准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突出原始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同时,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在青少年心田播种航天梦想,激发探索未知和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航天强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解放军报北京3月6日电)
吕跃广委员——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解放军报记者 张培瑶
“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3月6日,现场聆听习主席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吕跃广委员感到非常振奋。
“如果没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不会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吕跃广委员表示,对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只有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研究,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才能抢占制高点,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研的“根”扎得越深,“叶”才能越茂;“地”踩得越实,“天”才会越高。吕跃广委员认为,不论是军事科研还是民用科研,突出应用导向均是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我国对基础、前沿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为科研工作者带来更多机遇。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需要加强科研成果的应用前景评估,关注科技成果产生的实际效益,提高投入产出比。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发挥。吕跃广委员表示,在国防科研领域,唯有把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把更多优质资源投入国防科技创新,发挥好各自优势和特色,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才能形成强大合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对于如何更好培养创新人才,吕跃广委员表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新人才犹如优秀的‘种子’,应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为‘种子’生长提供更好环境、更优土壤。”
(解放军报北京3月6日电)
童培友委员——
携手守护绿水青山
■解放军报记者 张培瑶 通讯员 童 玮
“广大环境资源界委员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3月6日,习主席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让来自浙江省军区的童培友委员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一直以来,浙江军地各级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生态环境治理系列组合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4年连优”,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12年连升”,“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荣膺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去年以来,浙江省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成效显著。“一张张亮眼的‘绿色’成绩单中,有省军区系统的贡献。”童培友委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浙江省军区发挥协调军地职能,积极参与地方相关工作,发动官兵和民兵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守护绿水青山,人人有责;践行低碳理念,处处可为。”童培友委员表示,“省军区系统在融入基层治理方面大有可为,要从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高度出发,加强军地联动,统筹用好军地资源和力量,特别是充分发挥省军区系统组织、装备、人才等优势,在践行‘两山’理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中争当排头兵,切实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解放军报北京3月6日电)
看军事 上军号
军事资讯 早知道
扫描下方二维码
下载中国军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