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萍之末。
他耐心寻觅着“风”的痕迹,穿破战场硝烟、拨开局势迷雾、捕捉要情动态,感知“风”从何起、“风”速多少、“风”吹哪去。深耕业务领域20多年,他是战场“知风者”,锐利却蛰伏、钻研并沉思。
在北部战区某指挥部位,那个略显瘦小、两鬓微白、带着一副厚厚眼镜,全神贯注盯着一排电脑屏幕的人,就是他——任一荣。
2016年,一场实战化演习乘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东风,在我国东北某域迅疾展开,成立不久的北部战区直面未知考验。
演习还未开始,任一荣所在部位首先接到命令:查搜一艘蓝军舰船。
茫茫大海,找一艘船本就如大海捞针,蓝军舰船又在行进中悄悄关闭了雷达,消失在电子屏中——查搜目标似乎只剩比对外形特征这一座“独木桥”,难度大、耗时长。
“别着急。”任一荣率先打破焦灼的沉默。
日积月累,大海是他最熟悉的战场。任一荣确认目标消失前的最后位置,结合天气、洋流变化规律,画出目标可能的移动轨迹,不断缩小查搜范围,凭借对该型舰船的细致了解,迅速判别目标。
“快、准,是这项工作的生命。”任一荣说,“不快不赶趟儿,不准影响指挥决策,那哪行?”
他是湖北人,说话却带着浓浓东北味儿。离开家乡北上参军整整30年,他乡音已改,初心不变。
家乡那片矮松林中,儿时的任一荣和小朋友总爱围着抗美援朝老兵李其望,听他讲打仗的故事。长津湖、三所里、龙源里……那些慷慨激昂的战斗,让小小的任一荣时而攥紧双拳、时而流泪叹息、时而拍手叫好。一颗种子在少年心里生根:“保家卫国”。
黄海前沿的岛礁上,23岁的任一荣已经是一名守岛干部了。与世隔绝的环境没有让他感到寂寞,思维活跃的他,对彼时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自学,他为防区建起局域网,让一个基层连队在21世纪初有了信息化的探索。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附近的营区里,从基层选调到机关的任一荣正式从事专业工作。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战争形态几经更迭、热点问题层出不穷,为了锤炼洞悉战场的本领,他一头扎进数据资料的汪洋大海,在积累、沉淀和质变中,越来越敏锐地感知“风”。
知是胜的前提。
又一次重大演习任务前夕,任一荣发现1个数据出现5个对应结果,无法展开下一步作业。
“基础数据不可靠,就没法塑造战场态势。好比大战在即,蒙住了主帅眼睛。”任一荣立即组织业务骨干对数据展开审核。14天、平均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他们进行了大量测算,建立起可靠数据库。
数据库在任务单位推广部署,演习顺利展开。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遭遇战中大获全胜,可任一荣办公室的灯又亮到深夜——他根据演习中暴露的问题向上级提报优化建议。
瞄准联合作战指挥高端需求,任一荣先后牵头完成9项重大课题和重点项目,参加多项重大演训任务,研究成果获全军性奖项4项、战区级奖项6项。
“‘知风者’决不能纸上谈兵。”任一荣把“决不能”三个字咬得很重,他坚持走出办公室、指挥所,扎根一线、走进基层、下苦功夫。他说,这样才能真正为战斗力建设做贡献。
北纬51度的黑龙江畔,凛冬风雪刮得人脸生疼,让任一荣心疼的是目睹“黑河好八连”官兵在零下5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巡逻。为确保祖国边防线万无一失,他们在黑龙江冰面中央搭起活动板房,24小时轮值。
“我记得连长是湖南人,站岗回来冻得脸煞白。”这个细节,任一荣一直记在心里。
近年来,上级决定研发某系统,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构建边海空防立体智能管控体系。在减轻官兵卫国戍边压力的同时,提高管边控边质效。
任一荣全身心投入这项任务,带着团队走遍北疆千里边关,获取不同环境、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技术参数、现地情况,行程一万两千里。没歇一口气,他又带着一手资料跑院校、找科研院所、对接企业,行迹遍布6省10余市。
团队里的年轻人刘宁说,“任专家工作起来就是‘拼命三郎’,从不顾惜身体”。任一荣自嘲“无法无天”——没有法定节假日,没有星期六、星期天。
甚至很多次,任一荣才走到家门口又被电话叫回单位。妻子只能把刚盛好的饭再倒回锅里。但这位军嫂给了丈夫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她说:“如果军人守着家,那谁来守着国?”
又到周日,任一荣按惯例对最新一期专业成果进行审核把关。这项由他负责的工作已经每周不落地坚持了10多年,成为机关和任务部队的重要参考。
夜深了,白炽灯打亮的一行字将记者的视线从任一荣身上引向远处——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
风起,战旗猎猎。
(新华社沈阳10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