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奋斗观丨从屡次掉弹到百发百中,他这样一路走来
中国军网记者 李佳琦 通讯员 袁 笑
陈红林大脑一片空白,冷汗直冒,返回驻地的路上,这个一向坚强的东北汉子居然哭了……
那是全旅改革后第一次进行某型反坦克导弹实弹射击,全旅一共发射8枚导弹,7枚导弹都平稳地飞行并且命中目标。唯独陈红林的那一枚导弹,在发射后不到4秒钟时间,重重地掉在了地上。
陈红林心里满是愧疚。组织安排他到这个岗位,结果他不仅没能争得荣誉,还给单位抹了黑,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
2018年,由于反坦克导弹排人员缺编,骨干力量不足,组织便让陈红林由狙击班班长转岗为反坦克导弹班班长。
陈红林进行狙击枪瞄准训练。王树贤 摄
临危受命,责任更重。可要从一名狙击“神枪手”转变为合格的导弹发射手,又谈何容易。
“来到反坦克导弹排面临的工作很多、压力也很大。月底要赴高原驻训,紧接着要进行某新型反坦克导弹的第一次实弹射击。”陈红林回忆道。当时,留给他这名新手的训练时间已不足一个月。作为一名有着8年兵龄的“老班长”,那段日子里,他还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新兵”来苦练。
可第一次实弹射击就掉弹,还是给了陈红林重重的当头一棒。从靶场回到驻地,他反复回想实弹射击时的操作,推测可能是蓄电池供电不足导致发射出现问题。
第二次实弹射击紧接着就来了,陈红林鼓了鼓气,打算一雪前耻。射击前夜,他整夜未眠,反复回顾射击流程,模拟射击动作,心想这次一定要打好,证明自己。
可是,老天似乎给陈红林开了一个玩笑:他发射的导弹在飞行了4秒后,还是掉在了地上。这一次,克服了蓄电池供电不足的问题,又因为在强光条件下装备无法捕捉到导弹的辐射光源而再次掉弹。
这下陈红林可是在全营“出了名”,有人说他一打导弹就掉地。两次发射失败,让陈红林觉得过去挣的面子与荣誉,荡然无存。
陈红林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要是还在狙击班,他依然是那个人人夸赞的陈红林。要不要找组织换岗,换回去呢?
但他转念又想,如果就这样灰头土脸地回去,那他岂不就承认了自己不行?再者,作为连队兵龄较长的骨干,他难道要把难题留给后来人吗?面对难关,陈红林最终还是决定迎难而上,不留退路。
陈红林在维护装备。陈志豪 摄
这一次,陈红林没有心急。如果总是等到出了问题再去解决,那他永远都是被动的。他开始沉下心来,回过头从最基本的原理学起。那时,陈红林常常一个人啃教材啃到深夜。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其他营有经验的战友。那段日子,他将自己的疑惑与心得写满了厚厚一沓笔记本。
很快,第三次实弹射击来了。这次,面对联合演习的大场面,陈红林反倒显得几分从容自信。最终,他在演习中大放异彩,成为唯一一个两枚导弹都命中的选手。后面的这几年,在高海拔条件下,陈红林又发射了10余枚导弹,命中率达百分之百。
从屡次掉弹到百发百中,先前的挫败不但没有成为“拦路虎”,反而成为了检验陈红林能力拔节进步的“试金石”。
陈红林登台分享奋斗故事。陈志豪 摄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要经历数不胜数的失败,但我坚信只要肯奋斗,就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夏日的青藏高原,雷鸣般的掌声一阵阵响彻在第76集团军某旅“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的活动现场。该旅一级上士陈红林向战友们饱含感情地讲述着自己的奋斗故事。
“提前晋升一级上士”、“二等功臣”、“优秀教练员”……聆听了陈红林的经历,大家对他的评价都是“顶呱呱”。面对战友们的夸赞,陈红林却告诉大家:“军人不能躺平在‘功劳簿’上。我们在进步,对手肯定也在进步,奋斗永远不能停!”
为了能在战场上高敌一招、一击制敌,完成从能打、打准向打出最佳毁伤效果的蝶变,陈红林主动“跨界”去研究不同类型装甲目标的防护分布、突击队形、作战样式等,先后吃透了一行行枯燥的数据、理论,从中梳理总结出“正面打履带,侧面打结合”等10余条通俗易懂的针对性战法口诀,得到广泛推广。
陈红林的事迹在该旅官兵中引起强烈共鸣。据该旅领导介绍,针对高原驻训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等特点,他们在各级广泛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让身边典型讲述部队发展历程和亲身经历,帮助大家进一步认清职责使命,认清新时代奋斗的内涵要求,练兵备战热情不断激发。
第76集团军某旅在训练间隙组织开展“小评比、小竞赛”活动。崔获阳 摄
小组成员向目标突进。李明旭 摄
“一组,二组,交替掩护通过通路……三组,火力掩护!”走进该旅某高原演训场,练兵备战正酣。步兵班进攻战斗中,班长李天权指挥若定,小组成员动作勇猛,行动迅速,向“敌方”发起猛烈进攻,迅速占领作战地域。
这是该旅参加陆军组织的新大纲基础训练典型课目示范活动的一幕缩影。为搞好此次示范,该旅从机关到营连,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研究探索。最终,示范课目获得了上级一致好评。
出色完成任务归来,官兵们整齐列队、步伐铿锵、歌声嘹亮,一颗颗奋斗强军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