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映圆月,家国情愈浓
■黄 昕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团圆,是中秋节永恒的主题,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期许。然而,在军人的字典里,“团圆”二字分外沉重。尤其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中秋节或许就是在行军路上甚至是战斗中度过的,一把炒面、一口凉水可能就是将士们的“月饼”,“赏”的也许不是明月,而是炮火、枪声和硝烟。
1927年9月10日是中秋节,前一天秋收起义爆发。时任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同志,由安源到达湘赣边陲山城铜鼓。他指着肖家祠堂的天井上空一轮圆月对与会人员说:“今天是中秋节,我没有给同志们带来月饼,但我带来了比月饼更好的东西,这就是党的‘八七’会议的精神。”当天,他还激情写下《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圆月,凝聚着人类的美好憧憬,但战争常常将梦想击得粉碎。在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的展柜里,现存半块已经炭化了的月饼。那是1932年9月16日“平顶山惨案”中被屠杀的百姓,还没来得及品尝的月饼。当年中秋节后一天,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侵华日军以“通匪”为由,将包括老人、妇孺在内的3000多名手无寸铁的百姓驱赶到抚顺郊外的平顶山下,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集体大屠杀,然后焚烧尸体,崩山掩埋,纵火烧村。兽行暴虐,令人发指,永志难忘。
“八月十五天门开,天上人间共团圆。”农历八月十五,是世代传承的中秋佳节。而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一直延续着一个传统——“八月十四过中秋”。1934年秋,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中复村的松毛岭,是中央苏区东大门的最后屏障。9月23日正是中秋节,国民党军妄图借过节发起突然袭击,消灭红军。苏区政府获知消息后,将计就计,与乡亲们相约提前一天过中秋,八月十五迎敌。这就是著名的松毛岭保卫战,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战。几天之后,红军便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烽火映圆月,家国情愈浓。”革命征途,血火相伴。因为肩负使命、仗剑为国,因为硝烟弥漫、归期难许,烽火中的每一个中秋节都浸润着牺牲与苦痛,胜利与喜悦。1935年9月12日是中秋节,中央红军穿过一望无际的草地,抵达甘南藏区。天气渐寒、食物短缺,队伍疲惫不堪。时任红九军团供给部部长的赵镕同志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今天是中秋节,晚上月色皎洁,但部队驻扎在藏族地区吃饭都困难,更无赏月之谈,似乎大家都已忘了这个传统节日。”佳节如期,圆月依旧,战士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遗忘,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战斗。
1936年9月30日,又是中秋节,此时距红军主力会师不到一个月。长征即将胜利,中秋节也多了几许温馨。已到达陕北的红军干部童小鹏在日记中记录了一次中秋聚餐:“红军大学这天会餐,这次会餐吃了八九个菜,最后还有两个梨子。今天参加这会餐真是像出嫁了的女郎回娘家过节一样。”那晚,邓颖超同志为战士们送来月饼,童小鹏分到了一块。他兴奋地说:“好久没有吃过的饼子,今天吃一个觉得很有味道,她这样的好意更值得多谢。”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7年中秋夜,为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而作的一首祝捷诗。“中秋快乐”是最普通、最美好的祝福语,而对于战火中的将士而言,最美的祝福莫过于捷报。1948年9月17日是中秋节,根据济南战役攻城指挥部的命令,战斗从凌晨时分开始,“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呐喊声响彻云霄。
“挡住黑暗,送出明月。”和平是军人心中最甜的月饼,但为了祖国安宁、万家团圆,他们不惜离家万里、血洒疆场。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个中秋夜,志愿军官兵在阵地吟诵起诗句:“中秋在战地,月是故乡明。亲人望明月,悠悠祖国情。”正是因为胸怀“悠悠祖国情”,志愿军官兵发挥近战夜战优势,多次选择月夜进攻穿插迂回,给敌人造成重大杀伤,他们不得不承认“月亮是中国人的”。
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今天,虽然皓月当空,山河静美,但军人的中秋节注定与众不同。望着月光照耀下的美丽国土,每一名军人心中都会升腾起一份浓烈的家国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化为巡逻时的高度警惕、哨位上的挺拔身姿,守护万家灯火,守卫万里河山。
(作者单位:武警湖北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