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之路
■贾永
井冈山(中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伍霖生 作
听《井冈山组曲》,看井冈山风光 视频制作:王江 魏路航
作者小记
贾永,1980年入伍,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曾任新华社编务会成员、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强军》《回望延安》《祖国在召唤》《为了和平》等多部大型纪录片的总撰稿。多部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
“晴风荡蒙雨,云物尚盘桓。”巍巍井冈,千峰雄峙,万岩竞秀,气象壮观。
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革命圣地。
在这片大山中,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开展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一系列成功实践,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凝聚起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当年,毛泽东曾问红军战士,站在黄洋界上能看多远?红军战士说,能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泽东挥手指向远方说,在这里能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在即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之际,让我们回望井冈山,悉心感受她的独特魅力和精神承载。
——编 者
1927年8月,八七会议,34岁的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原本希望他到上海的党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回答: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这一去,他在广袤的农村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胜利之路,缔造了一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新型人民军队,创造了一整套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
山高路远——井冈山,对于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
到过井冈山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它既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亦有衡山之烟云、峨眉之秀丽。然而,在与中国革命相遇前,无论在古代典籍里,还是在历代诗赋中,“井冈山”三个字却难觅其踪。
沧海桑田。数亿年前,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随之在剧烈的地壳运动中断裂、变形、抬升,最终在今天湖南与江西交界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绵延300公里的山脉:罗霄山脉。
罗霄山脉之名,相传源于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罗霄。
罗霄自幼习孙吴兵法,以将才自雄,曾向东吴大将军诸葛恪屡献妙计,大破来犯之曹魏大军。诸葛恪后期,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罗霄因此挂印封金,隐居于萍乡一处山洞。公元280年,吴主降,东吴亡,罗霄悲愤不已,遂投水自尽。当地百姓为纪念罗霄,便把他住过的山洞称作“罗霄洞”;罗霄洞所处的这条长长的山脉,也由此被称为“罗霄山脉”。
纵贯五岭以北、长江以南的罗霄山脉,呈南北走向。湘水、赣水两条江河,从附近流过。充沛的阳光和丰沛的降水,把这条蜿蜒的山脉滋润得郁郁葱葱。从空中鸟瞰,罗霄山脉宛如一道浓浓的“眉毛”。
一座“井”状的盆岭,恰好处在这道“眉毛”中段。
“井”之边缘,重峦叠嶂、地势险峻、林海莽莽;“井”字之内,飞瀑流泉、溪潭众多、物产丰富。此处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说。
不过,由于地处偏僻,多少年来,这里并不为人所熟知——直到1927年晚秋时节,一支高擎着红色旗帜的队伍走进这方山野,这处“井”状盆地才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井冈山。
二
毛泽东和他的红色队伍,是被“逼”上井冈山的。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南昌起义40天之后,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第一次亮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暴动像霹雳一样出现,却又像霹雳一样从空中划过。起义不到10天,便遭遇攻打平江、浏阳等地的失败,队伍从5000人锐减到1500余人……红色的火焰,面临熄灭的危险。
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遥看俄国革命走过的道路,先占城市再占农村,不仅是基本原理,而且有成功经验。但是,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接连的失败证明,面对绝对悬殊的敌我力量之比,苏俄式的城市暴动之路,在中国根本走不通。
黑云压城,燕巢幕上。革命之路,路在何方?
9月19日晚上,在与江西接壤的湖南浏阳县文家市镇,毛泽东把前委会成员召集到里仁学校的一间教室,指着地图中的罗霄山脉中段告诉大家:我们要到这像眉毛一样的地方去当“山大王”。他解释说: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中国政治不统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
放弃攻打大城市,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农村进军——这是毛泽东顶着巨大压力作出的决策。当时的中央责令湖南省委“应一面命令萍(乡)、浏(阳)、(平)江一带工农军进攻长沙,一面立即爆发长沙的暴动”。
第二天一早,里仁学校大操场。毛泽东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全体人员讲述了这样一番道理: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他说: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以俄为师,并不意味着复制俄国革命的道路。当上海的党中央还在忙着制定新的城市暴动计划时,毛泽东勇敢地迈出了走向大山、走向农村的第一步。
这一步,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积蓄力量找到了落脚点;这一步,闯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这一步,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转兵井冈山,这是一条希望之路,更是一条生死之路。当这支队伍冲破敌人围追堵截,历尽艰险抵达井冈山腹地时,已是伤痕累累、衣衫褴褛。
尽管秋收起义部队最终登上井冈山的仅仅700余人,但毛泽东依然充满信心。他知道,这些红色的种子,就要在这方草木葱茏的崭新天地,生根开花。
三
踏遍青山人未老。路,是闯出来的,也是走出来的。
井冈山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毛泽东艰苦跋涉的深深足印;井冈山的一草一木,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步步探索。
井冈山山麓西北的三湾村,古老的枫树见证了毛泽东“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创举。这成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一个重要原因。
井冈山山麓正西的水口镇,一座小小的祠堂内,回荡着毛泽东带领6名新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铿锵话语。从此,一批又一批经过斗争考验的优秀分子,充实到党的组织,强健了党的肌体,确保了这支队伍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和旺盛战斗力。
井冈山山麓西南荆竹山的村边,毛泽东登上一块“雷打石”,对起义军宣布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从此,坚定的人民立场,成为这支队伍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鲜明标志。
彼时的井冈山,深嵌在旧中国的最底层,傍山而居的只有贫苦的农民。这片荒凉的山野,不仅为当时的统治阶级和军阀们所不屑,甚至被革命队伍中的许多人所忽视。然而,在毛泽东眼中,地远山险、民众纯朴,恰恰是红色队伍得以发展、红色政权得以巩固的最大优势。“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的井冈山,契合了成为红色摇篮的一切条件。
“谷雨过后再无寒,人间芳菲已向暖。”1928年4月下旬,谷雨时节后,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当时全国工农武装中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朱毛”红军由此诞生。
在一块青青的草坪上,毛泽东席地而坐,一番朴素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官兵的心。
毛泽东说,红军是革命的队伍,马克思列宁写了很多书,我一下子讲不了那么多,我现在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的道理。“二”就是两种战争,一种是正义的,一种是非正义的。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用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三”是三大纪律,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没有纪律就不能统一行动。“四”就是我们革命军队,除了打仗消灭敌人以外,还要做好四件工作,一是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农民协会;二是建立赤卫队、暴动队、游击队;三是建立苏维埃政府;四是建立共产党的组织。
茅坪,井冈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村中有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屋楼房,楼上有一个八角形天窗。
黑夜沉沉,透过八角楼的八角天窗,毛泽东仿佛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满天星光。伴着如豆的灯光,他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重要著作,为夺取革命胜利指明方向。他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要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朱毛”合军,气势如虹。1928年5月13日,国民党赣军第27师师长杨如轩纠集5个团,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进剿”。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先在永新西北全歼敌军1个团,接着趁敌不备再次攻占永新县城,歼敌师部又1个营,击伤敌师长杨如轩。一个月后,红军在永新与宁冈边界,粉碎了以赣军第9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的第四次“进剿”,消灭敌军1个团,击溃敌军2个团,乘胜再占永新县城。“不费红军三分力,吃掉江西两只羊(杨)”。
也是在这一年,已经在大城市难以立足的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把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转移到异国他乡的莫斯科郊外召开。令当时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没有想到的是,在万里之外的井冈山,植根于农村和农民之中的“朱毛”红军,却是风生水起、逆势生长。
湘赣边界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颁布;第一个红色圩场——草林圩场诞生……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1928年11月底,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平江起义后建立的红五军主力汇入“朱毛”红军中。井冈山进入鼎盛时期,面积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余万。
道路决定命运。邓小平后来说:“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根本的经验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从而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形式、道路和方法。”
四
“到处都是嶙峋怪石,无底的深渊之上则耸立着参差不齐的突兀的山峰……那些不知经过多少个世纪风吹、雨打、雪盖的石头和山峦,异常湿滑。”多年之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用这样的文字描述缠绕在井冈山之巅的羊肠小道。
天高路险,有的人走着走着,不辞而别;长路漫漫,有的人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山道弯弯,还有的人误入了歧途。
然而,更多的人却在这条道路上,找到了光明,收获了希望。跟随朱德、陈毅奔赴井冈山的粟裕,看到的是“在初夏的阳光沐浴下,显得格外秀丽”的景色,进入根据地的第一天便感觉“有家了”。率部战场起义、加入红军的国民党湘军营长毕占云,直到多年后,仍然清楚记得第一次看到井冈山红色旗帜和遍野杜鹃花汇成火一样颜色的情景,感叹“这才是革命队伍应有的颜色”。
崎岖的山路上,朱德与挑夫一起挑粮上山;山脚的水田里,毛泽东和群众一同插秧收割。
这样的路,拉近了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这样的路,让“进剿”“会剿”根据地的敌人步步惊心、闻风丧胆。激战龙源口,红军在七溪岭与敌人打成胶着状,当地党组织一声召唤,宁冈、永新两县的2000多农友上战场,冒着炮火帮助红军运送子弹、转移伤员。“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威武活剧,在红土地上演。黄洋界保卫战危急时刻,农民赤卫队、暴动队手持梭镖大刀参战,妇女、老人日夜削制竹钉,埋在山路上阻挡敌人,留下了一幕“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的人民战争动人史诗。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的路,千难万险,磨砺出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坚忍不拔的品格。
五
路有标则方向正,山有灵而文气生。井冈山有着属于自己的诗与歌。
井冈山的诗,是激烈战斗的生动记录。“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在井冈山,毛泽东脱下长布衫,穿上灰军装,在成为军事家的同时,也成了一位马背上的诗人。
井冈山的诗,是官兵关系的真实写照。“红军中官兵伕衣着薪饷一样;白军里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这是朱德撰写的对联。当年的军需官杨至成曾回忆:“我们在井冈山的岁月中,从毛党代表、朱军长起,官兵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每天吃的是南瓜和红米,有时红米都吃不上,只吃到南瓜……但是同志们对于井冈山的艰苦斗争是有信心的,我们的心情都是很愉快的。”
井冈山的诗,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井冈山的诗,充满了浓浓的人民情怀。“官佐兵伕,服从命令。平买平卖,事实为证……地主田地,农民收种。债不要还,租不要送……”
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宣传员曾志曾经回忆,红军的“诗”,是给人民群众看的。红军每占领一个县城,只要住上三四个小时,全城便贴满红色的标语。
翻了身的人民群众则用发自内心的歌,与红军的“诗”唱和——
“日头一出红彤彤,来了朱德毛泽东。千年铁树开鲜花,工农做了主人翁。”
“韭菜花开一杆心,剪掉髻子当红军。保护红军万万岁,妇女解放真开心。”
“送郎送到十里坡,眼不流泪嘴唱歌。愿郎革命革到底,等你十年不算多。”
2年零4个月的井冈山斗争,4.8万名红军将士和革命群众献出宝贵生命。巍巍井冈山,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先烈的鲜血,每一块山石都镌刻着红军英勇杀敌的故事,每一方竹林都见证过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身姿。
井冈山,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井冈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
如果说,路,是井冈山的血脉;那么,诗与歌,便是井冈山的心声。它以生命热血作墨,用理想信念作纸,记录在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生死与共的史册里。
六
成长中的中国革命,终究要走出自己的摇篮。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踏上转战赣南的艰难行程。
中国革命的道路依然山连山、峰接峰,但是,已经没有一座山能够阻挡这支队伍前进的步伐了。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面前,巍峨的五岭,只是柔波细浪;险峻的乌蒙山,不过滚动的泥丸。万水千山只等闲。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从井冈山陡峭的小路出发,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人民军队,最终走出了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起笔于井冈山的红色故事,续写为古田故事、遵义故事,续写为延安故事、西柏坡故事,续写为壮阔前行的中国故事……
杜鹃似火,竹涛阵阵。1965年5月,72岁的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沿着当年征战的小路一步一步登上耸入云端的黄洋界,他不由得感慨——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