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双向奔赴的“寻亲”之旅
■杨明宜 陆星光
在唐星韬陪同下,冷洪军参观连队荣誉室。李尧 摄
写在前面
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日。
前几天,我们收到一篇稿件,讲的是“三八线尖刀英雄连”官兵与抗美援朝英雄后代之间的故事。继承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传承红色基因、永葆纯洁光荣的永恒主题。我们相信,这个连队的故事会启迪更多的战友寻根溯源、饮水思源,永远记住那些曾在我们的连队里牺牲奉献的前辈。
老前辈是我们的英雄,更是我们的家人。本期“特别关注”,让我们通过这篇稿件,一起踏上这段“寻亲”的心路历程。
前不久,第74集团军某旅“三八线尖刀英雄连”荣誉室里又添了几件文物。这天,连队组织新兵参观,连队指导员唐星韬为大家讲述了它们的来历以及背后的故事。
作为一支抗美援朝功勋连队,官兵们对荣誉传承格外看重。一次,唐星韬在整理连史时,望着老连长冷树国的照片出神——
冷树国年仅16岁就投身革命事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带领“尖刀组”与敌激战,俘敌多人,甚至活捉了一名美军顾问,战后被授予“追击英雄”荣誉称号……
唐星韬清楚地知道,史料里的寥寥数语、几个数字和仅有的两张照片并不能还原那场战斗的真实场景,也无法再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恰逢旅里正在组织“寻根”活动,唐星韬便萌生了联系老连长家属的想法。
一次连庆日,一些曾在连队工作过的离休干部回到营区参观,唐星韬借此机会四处打听,希望得到老首长们的帮助。没想到,这一举动,开启了一场双向奔赴的“寻亲”之旅。
今年6月,一个来自广东的陌生电话,让身在北京的冷洪军心里掀起无尽波澜。对方跟他说,自己是一名军人,要跟他核实抗美援朝英雄亲属信息。
打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唐星韬。他与旅机关人员经过辗转联系、多方查证,终于在地方公安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帮助下,联系上了冷树国的儿子冷洪军。
“其实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寻找连队。”大喜过望的冷洪军告诉唐星韬,他出生在部队家属院,两岁时随父亲转业离开了,但父亲经常给他讲自己当年与战友出生入死的战斗故事。渐渐地,那段历史与那支连队,就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幼小心灵里生根发芽。
长大后,在父亲的影响下,冷洪军选择报考军校、参军入伍。尽管与家人聚少离多,但他对父亲口中那支英雄连队的好奇与向往却始终在脑海中萦绕。然而,随着军队调整改革、部队移防部署,加之自己工作繁忙,冷洪军的“寻亲”计划一再搁浅。直至退休,他才有时间和精力寻找那支心心念念了几十年的连队。
“没想到,你们先找到了我,我能到连队看看吗?”电话里,冷洪军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
“当然可以,我们早盼着这一天了。”唐星韬正式发出邀请。
相见的日子到了。那天一大早,唐星韬就赶到了高铁站等候。
“您好,我是‘三八线尖刀英雄连’现任指导员唐星韬。”
“指导员你好,我是冷树国儿子冷洪军。”
本是初次相见,却像久别重逢,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踏进营区大门,冷洪军眼睛不停地四处打量,激动地说:“如今总算是回家了。”
冷洪军首先来到连队荣誉室,只见一面面战旗熠熠生辉,一张张照片整齐排列,一个个奖状写满荣光,老人驻足凝视,不时发出感慨和赞叹。
正当讲解员介绍冷树国事迹时,冷洪军打开随身携带的皮包,拿出父亲珍藏多年的宝贝。
“这是我父亲的二级英雄奖章,这是当时的战地简报……”冷洪军逐一介绍着,将大家的思绪顿时拉回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爸爸,我找到这支连队了,这些宝贝也该回家了。”
按照冷洪军本人的要求,冷树国的这些遗物全部赠予连队。
捐赠仪式上,冷洪军再次谈起父亲当年的战斗经历,官兵们听到了很多此前并不知道的细节,更被革命先辈们的英勇壮举深深吸引。“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时刻铭记英雄。”冷洪军的一番话,引发阵阵掌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笔者了解到,随着该旅“寻根”活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连队在“寻亲”之旅中丰富了史料、教育了官兵——血战四方台的“铁八连”副指导员刘泉深,为了胜利、心脏一度停止跳动的“尖刀英雄连”连长黄茂发,因抢救群众壮烈牺牲的爱民模范李延发……一个个英雄形象更加丰满,一个个战斗故事催人奋进。
某岸滩,夜色如墨,浪花拍岸。一场多兵种联合演练即将打响,“三八线尖刀英雄连”官兵个个精神抖擞,誓用出色的表现完成战斗攻坚任务,将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