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向贤彪
“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著名作家马识途为邓小平同志故居所作的这副楹联,高度概括了邓小平同志伟大的一生和光辉的业绩,读来令人肃然起敬。邓小平同志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立于天地间,更矗立在我们心中。
邓小平同志故居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这是一座传统的川东农家院子,共有17间房,占地约800平方米。据考证,它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由邓小平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陆续建成。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在这里诞生,后来读私塾、上小学、进中学,在此度过了15个春秋。
走进邓小平同志故居,正堂屋是当年邓家接待客人的地方,左右两边分别是邓家长辈的住房。北厢房一共5间,紧挨饭厅的那间房屋是邓小平当年的起居之所,里面存放着雕花木床及衣柜。一张桌子和一个凳子靠窗摆放,上面整齐地陈列着油灯、纸笔和砚台,再现了少年邓小平勤奋学习的场景。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距邓小平同志故居约500米,是以纪念邓小平同志光辉一生为专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由序厅、陈列展厅、电影厅、珍藏厅等组成。馆内分别展示了邓小平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和重要文物,真实地反映了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独特风采。驻足于一块块展板、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前,发自肺腑的感慨油然而生: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来故居瞻仰伟人风采的游客络绎不绝。有人将亲手采摘的鲜花编织成花环,敬献在邓小平铜像前;有人用深情的留言赞颂伟人、感恩伟人;有的家长低语为幼小的孩子讲述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纵观他光辉的一生,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铿锵之言。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家乡的人民不会忘记,邓小平15岁离家,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毅然投身革命后,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一生辛劳、一生奋斗,再也没有回来看一眼养育他的这片土地。
太行山的人民不会忘记,当年伴随着抗日的烽火硝烟,邓小平与刘伯承并肩战斗,带领部队冲锋陷阵,顾大局、挑重担、打先锋、开新局,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人民不会忘记,在邓小平身处逆境的日子里,他在一座小楼里彻夜不眠,思考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他在一条小路上奔波行走,寻觅着如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正是在一次次苦苦思索和脚步丈量中,他的脑海里清晰地呈现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轮廓。如今,人们亲切地称那条小路为“小平小道”。恰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小平同志在‘小平小道’上的思索,正是思想种子的孕育。而这思想种子的发芽与破土,最终凝聚起一声石破天惊的呐喊——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今,这条道路越走越精彩、越走越宽广。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村民不会忘记,当年他们为实行“大包干”责任制担惊受怕、甚至准备冒着生命危险时,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支持他们,给他们壮胆撑腰,肯定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举,从而一改年年吃返销粮的旧貌,逐步走上致富的道路,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
邓小平同志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信人民的力量,尊重群众的创造。正如习主席所说:“邓小平同志始终在人民中间,也始终在人民心间。”
漫步在邓小平生活过的院落里,我一眼就看到,老屋的后面长满了翠竹,细的恰如少女的纤纤玉指,粗的可比健壮小伙子的手臂。邓小平的女儿毛毛曾说:“父亲自己不回老家,也不许我们回去。他说,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扰乱地方。直到1989年我才和二姑姑邓先芙一起回了一趟广安。”那年回到老家,见到老屋的竹林时,毛毛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她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充满感情地写道:“我真想搬个小竹凳,拿上一把青竹扇,在这小竹林中坐下,静静地,静静地,听一听竹叶的沙响,闻一闻竹枝的清香,透过那茂茂密密的枝叶,去看太阳……”毛毛的话,饱含着对故乡竹的深情咏叹,更是对父亲竹之品格的赞扬。
临别时,随着瞻仰的人流,我缓步来到邓小平铜像广场,向这位伟人献上一束鲜花,在心里再一次默念:小平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