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邓小平的生产力视界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责任编辑:杨红
2024-08-15 15:11:18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与数学家陈景润亲切握手。

生产力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范畴。走向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首先遇到的就是生产力问题,如怎样理解生产力的新内涵、怎样理解生产力在中国经济增长和改革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等。邓小平对此作出新的思考、新的回答,形成了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富有特色的生产力视界。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可靠的根据”

1978年3月,邓小平在重新认识生产力范畴时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实际上,在1975年和1976年间,邓小平就提到过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论及而当时还鲜为人知的论断。在拨乱反正中,邓小平重提马克思的这一观点,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在这一视界中,邓小平先论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后来推进到管理与生产力的关系,再后来形成了生产力系统理论,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探索之路。

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当代诠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识。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在列宁看来,“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邓小平对生产力范畴内涵的新理解,凸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生产力的水平”,为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讲全”生产力的作用

要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结合起来。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认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把生产力理论讲“完全”,就不只是生产力本身的问题,还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问题。

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问题,成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概括中,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和根本规定性提了出来。“讲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抓住了中国经济关系的基本问题,打开了中国经济学的新天地。

市场经济体制选择的强大支点

在邓小平经济思想中,生产力理论是他撼动传统经济观念、确立市场经济新观念的强大支点。1979年,邓小平最初谈到市场经济时,就是先“在方法上”强调,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1985年,他再次强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显然,“方法上”的生产力视界,涵盖了经济机制、经济体制,乃至经济制度的意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是中国改革的最显著标识,也是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理论的最伟大贡献。生产力视界是确立这一标识、奠定这一贡献的最强有力支点。

中国经济学的逻辑展开

“讲全”生产力问题,是贯穿邓小平经济思想始终的主线。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清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清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论,确立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战略规划和战略步骤的基本内涵;清楚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标明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根本特征;清楚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厘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清楚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关系多样性现状的认识,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特别是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分配体制基本格局的理论;清楚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和目标。所有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演进,无不生动地刻画了邓小平的生产力视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实践轨迹和理论创新。

(摘编自2014年8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顾海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