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伴我守边防
新疆伊吾县人武部生产连官兵在“伊吾四十天保卫战”旧址前宣誓。
该连执勤分队踏上巡逻路。
临近清明节,新疆伊吾县人武部生产连官兵前往伊吾县烈士陵园,祭奠安葬在那里的“伊吾四十天保卫战”牺牲烈士。
1950年3月,驻守伊吾的某部二连官兵,面对7倍于己的叛匪和残酷的封锁围困,坚守40个日夜,最终在大部队支援下全歼叛匪,97名官兵英勇牺牲,其中32名烈士长眠在伊吾县烈士陵园。
新疆伊吾县人武部生产连的营区距离伊吾县烈士陵园不远。自2014年生产连组建以来,该连官兵把祭奠英烈视为己任。得知烈士们均来自他乡,多年来找不到一些烈士的亲人,从2017年开始,该连组织官兵与烈士“一对一”认亲,如家人般缅怀、守护他们。
新疆伊吾县人武部生产连营区里的红星杨树枝。
“烈士李海堂,甘肃陇南人;烈士熊光明,河南滑县人……”该连一级上士谢田东连续5年负责组织祭扫活动,对烈士的生平很熟悉。准备好祭奠品,大家还特意装上系着红绳的树枝,带给认亲的烈士。
这是该连官兵与烈士“交流”的特殊方式。这些树枝,来自官兵们认养栽种的一棵棵红星杨。
红星杨,因树枝横截面呈五角星图案而得名。上世纪70年代末,当地修建伊吾县烈士陵园时,特意从2000多公里外的太行山购买了百余棵红星杨树苗,希望“红星”可以陪伴烈士长眠。然而,经过长途运输,加之“水土不服”,栽种在烈士陵园的红星杨只存活了12棵。
2014年,生产连组建后进驻伊吾。当时,连队营区还没有修建,生活、训练条件比较艰苦。为了鼓励大家安心戍守,时任指导员时常讲起“伊吾四十天保卫战”的事迹和红星杨的故事。
“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驻扎时,面对敌人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朱德总司令在指挥作战间隙带领军民开展生产自救,还亲手栽下一棵杨树。几年后这棵树长大了,群众发现树枝里能看到五角星,便亲切地称这棵树为‘红星杨’。伊吾县烈士陵园里种植的就是这种红星杨。当年革命前辈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生存下去、战胜敌人,如今红星杨跨越千里也能在伊吾扎下根,我们为什么不行?”
“我们一定行!我们要做‘红星’的守护人!”官兵们在伊吾安了家,除了照料烈士陵园里的红星杨,他们还在营区里种上了红星杨。
该连官兵在伊吾县烈士陵园纪念馆学习英烈事迹。
杨宏是连队组建之初首批官兵之一。入伍之初的不适应,让杨宏一度打不起精神。班长潘星星将一棵红星杨树苗交给杨宏栽种。谁知杨宏往树坑里浇了一桶又一桶水,都没了“踪影”。杨宏很沮丧:“班长,我不种了。这里的地太干,根本浇不透。”
潘星星示意杨宏继续,他只好接着去挑水,直到把树坑浇透。扶正树苗、踩实树坑,潘星星对杨宏说:“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能种活树苗。这棵红星杨,我陪你一起种。”
两年过去,杨宏以所在军分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这棵红星杨也活了下来,被该连官兵称为“状元杨”。后来,官兵开始在营区和烈士陵园种植红星杨。尽管当地自然环境恶劣,营区里还是存活了9棵,陵园里存活了20棵。加上陵园里之前的12棵,这41棵红星杨一直得到官兵的精心照料。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红星杨精神激励下,连队多次被所在军分区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和“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每年在新兵下连、老兵退伍等时间节点,连队都会组织开展“红星传承”活动,即将退伍的老兵将自己照料的红星杨和“一对一”认亲的烈士,“交接”给新战友。
该连组织新战士来到伊吾县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
“巍巍胜利峰,热血铸忠诚……”唱着嘹亮的连歌,官兵们步入烈士陵园。新兵陈让来到自己“一对一”认亲的烈士冉荣的墓前。
“冉荣烈士,你好。到连队的这段时间,班长常讲起你们的英勇事迹和红星杨的故事。我一定努力当一个好兵,替你们守护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在这里守护着你。”
陈让掏出兜里那根红星杨树枝,轻轻地放在冉荣烈士墓前。
该连官兵在伊吾县烈士陵园缅怀英烈。
心中有棵“红星杨”
■新疆伊吾县人武部生产连一级上士 谢田东
这段时间,伊吾的天气转暖了不少。下哨后,我去给自己认养的红星杨浇了浇水,给它们“解解渴”。
这些年,它们就像战友,一直陪伴着我。随着树枝越来越粗、五角星图案越来越大,我也成为连队兵龄最长的班长。
2014年,上级决定组建生产连,我从其他连队来到这个新连队。穿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我们乘车进入伊吾县城,道路两旁站满举着小红旗欢迎我们的当地群众。
一下车,我收到一位小学生送上的礼物——一把系着红绳的树枝。细细一看,树枝横截面竟是五角星图案。正当我惊叹之时,一行人走进伊吾县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手握着红星杨树枝,站在英烈誓死守卫的这片边疆热土,一种使命感不由自主地升腾。
作为新组建连队,上级要求我们自行修缮部分营区。为了符合营房修建要求,我们要将附近山坡松动的石头敲下来。干部战士人人手抬肩扛,几个刚满18岁的新战士,手上和肩膀磨出了血泡也不叫苦叫累。他们和我们这些老兵一样,都觉得这是属于我们第一代生产连官兵的职责使命,十分光荣。
休息时,时任指导员常讲起“伊吾四十天保卫战”的事迹和朱德总司令种下红星杨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们心中的“红星杨”也在悄然生长。
2016年,战友杨宏和他的班长潘星星在营区种活了一棵红星杨。2017年春天,连队抽调17名骨干组成种树小分队,我是成员之一。耗时两个月,我们种下100棵红星杨,一半种在营区,一半种在离营区不远的伊吾县烈士陵园。我们还给每棵红星杨挂上牌子,写上认养官兵的姓名、家乡和战斗格言等。
天还没透亮,我就会去伊吾河挑水,将自己认养的红星杨都浇一遍水。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我觉得它们就像一个个战士,戴着“红星”和我们一起守边防。
然而,许多树苗还是没有撑过伊吾的寒冬。几场狂风大雪过后,许多树苗被连根拔起。第二年一开春,大家路过没被吹倒的红星杨时,都会多看一眼,观察有没有树枝发芽。直到我们发现西边第二棵红星杨的枝头冒出一株嫩绿的树芽,全连官兵都围了过来,大家兴奋不已。后来我们一棵棵确认,最终有29棵红星杨成活。这些红星杨,成了大家的“宝贝”,有的战友用砖头在树下垒出五角星图案,有的战友用棉绳给小树一圈圈穿上“保暖衣”……
一天下哨后,我和班长去给红星杨翻土。班长说,这些红星杨之所以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存活,是因为它们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狂风吹不倒,严寒冻不死,贫瘠的土质也无法让它们屈服。“我们戍守边防,就要像它们一样坚强。可惜我就要退伍了,没办法看它们长大。你记得到时多拍些照片寄给我,还要给我寄红星杨树枝。”班长对我说。“我一定不会忘!”我含着眼泪答应班长。
小树渐渐长成大树,一批批老兵也相继离开,但红星杨不会孤单。在一次次“红星传承”活动中,退伍老兵会把它们交接给新战友。
前不久,我们又一次前往烈士陵园,举行“红星传承”活动。即将退伍的老兵李涵,带着新战士宋帅杰来到他在陵园认养的那棵红星杨旁,弯腰捡起一根树枝,又一同走到“一对一”认亲的烈士石丁强的墓前。
李涵用双手将红星杨树枝郑重地交给宋帅杰:“我是咱们连第290个兵,今天是来连队的第725天。明天,我就要离开连队。希望你能接过我手中的责任,继承发扬红星杨精神,像先烈们那样守卫家园、保卫祖国。”
“班长请放心,我一定会和红星杨一样,扎根在祖国的边疆。”宋帅杰接过树枝,向李涵敬了一个军礼。
愿伴“红军”守忠魂
■新疆伊吾县人武部生产连上等兵 梁广林
2022年大学毕业后,我参军入伍。下连来到营区,我的目光就被主楼上那颗大大的五角星吸引。远处白色的雪山,映衬着红色的五角星愈发耀眼。
欢迎仪式上,班长们递给我们一捆捆红绳扎起来的树枝。见我们面露疑惑,一位班长说:“这是咱们连的红星杨,你们掰开树枝看看里面有什么。”我真没想到,树枝里还能长出“五角星”。班长给我们讲述了红星杨的来历,我顿时觉得手中的这些树枝不再普通。
“走,带你们看看红星杨长什么样。”一位班长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放好行李,他就带着我们来到营区后院,指着一排树告诉我们:“这就是红星杨,咱们营区一共有9棵。”
我走近一看,这些树和普通的杨树好像没什么不同,树干挺拔,不过只有碗口粗。我们几名新兵都捡了不少树枝,当时我就想着要寄些给家里。我的父母应该也没见过这样的杨树,他们的儿子来当兵了,就让这些长着红星的树枝陪伴他们吧。
参观红星杨时,我发现连队老兵对这几棵红星杨照顾得很精心。有的被砖块堆成的五角星形状护栏围起来,有的挂着营养液,有的挂满了五角星彩灯。那一刻,我的脑海中产生一个念头:栽种红星杨,真是独属于革命军人的浪漫。
第二天,入连仪式在伊吾县烈士陵园举行。穿过陵园大门,我们登上50级台阶。班长在一旁告诉我们,50级台阶代表着“伊吾四十天保卫战”发生在1950年。到达一个平台后,我们又登上40级台阶,“这代表激烈的战斗进行了40天。”班长说。主干道两旁,种植着3排共32棵红星杨。它们像一个个挺立的钢铁战士,守护着忠魂。
穿过红星杨林,眼前就是高耸的纪念碑,上面写着“伊吾四十天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与纪念碑遥遥相望的,正是远处烈士们用生命守住的“胜利峰”。
我们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聆听班长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这些事迹,其实前一晚班长就给我们讲过,但站在纪念碑前聆听,感觉不一样。我能感受到我的心好像变得滚烫。先烈们在这里化作“红星”守卫家园,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红星守护人”,一定不辱使命。
入连仪式结束后,我跟随班长来到“一对一”认亲的烈士刘银娃的墓前。班长告诉我,刘银娃面对叛匪的刑讯逼供宁死不屈,牺牲时年仅15岁。我轻轻扫掉墓碑上的灰尘,将红星杨树枝放在墓碑前。凝视着墓碑,我不禁在想,如果当时是我面对那些穷凶极恶的叛匪,我能否像年轻的刘银娃那样奋不顾身?
一个月后,在下连第一次体能考核中,我的成绩是连队唯一没达到良好的。这让我很受打击。班长找我谈心:“一次困难就把你打倒了吗?如果是这样,连队怎么放心将照料红星杨、守护烈士的任务交给你?”
我默默低下了头。后来,班长每天都陪我加练,我也咬着牙坚持到底。两个月后,我的体能考核成绩终于达到良好,开始参加连队的巡逻执勤任务。
不久后,指导员将3棵红星杨交由我照料。这些红星杨和我们一起守护着先烈,在他们长眠的土地上扎根成长。我会把红星杨照顾好,让它们长得更高、看得更远,替先烈们看一看他们的牺牲换来的盛世繁华。
(文字整理:王梦缘、彭金磊)
供 图:方 俊、李 猛、李泽源、代昌平、贾彦博
制 图:扈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