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
■朱卫华
●关键时顶得住,是对一名党员干部担当精神和担当本领的有效检验。不但在平时充分发挥作用,更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有所作为
关键时刻、紧要关头,是考验人、检验人的时候,也是锻炼人、造就人的时候。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文中,习主席指出:“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这一重要论述,是着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着眼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对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重要要求,也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品质、增长才干、干事创业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践路径。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关键时顶得住,是对一名党员干部担当精神和担当本领的有效检验。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关键时刻、紧要关头,正是因为有一批在这个时候敢于挺身而出、能够顶得住的党员干部,才有效化解危机、战胜困难挑战,闯过一道道关隘,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上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克服这些困难、应对这些挑战,推进伟大事业,必然是一个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过程,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具备在关键时刻顶得住的素质,能够担当重任、不辱使命。
关键时顶得住,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支撑。在关键时刻顶得住,先要在政治上靠得住。一名党员干部能否靠得住,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就能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挺不起“硬脊梁”,关键时刻又怎能顶得住?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理论的滋养,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从容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现实和各种诱惑,在重要关头、重大原则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关键时顶得住,需要有顽强的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党员干部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精神品质。习主席反复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而且越来越复杂,这迫切需要党员干部针对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进行坚决斗争。要坚持正确斗争方向,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敢于直面问题,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敢担当;要培养“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能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坚决斗争,决不妥协,决不懈怠,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关键时顶得住,需要有过硬的能力素质。顶得住,意味着经得起考验,没有过硬的能力素质是不行的。过硬的能力素质是一名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应对风险挑战、做到不辱使命的坚实依托。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军人在未来战场上有没有胜战的底气、能不能克敌制胜,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对于军队党员干部而言,能力素质过硬集中体现在具备能打胜仗的本领上。所以,要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潜心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多到一线摔打磨砺,立足岗位精武强能,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不断提高能打仗、打胜仗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关键时顶得住,需要有坚韧的意志品质。“狭路相逢勇者胜”,关键时刻能不能顶得住,不仅是本领的比拼,也是意志的较量。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兵力和装备明显占优势的敌人,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屡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很重要一点就是广大官兵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顶得上去,具有敢打敢拼、英勇顽强的意志品质。无论形势和环境如何改变,这个好传统绝不能丢。今天,军队党员干部虽少了直面炮火硝烟的考验,但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同样少不了坚韧的意志品质,同样需要传承和发扬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锤炼意志品质,就要主动担当任事,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多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多与矛盾困难“过招”,在应对重大风险和困难挑战考验中,锤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胆识胆魄,磨砺“咬紧牙关顶得住”的坚韧意志。
推进党的事业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敢担当、能担当,尤其要努力做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注重练好内功、增强本领,让自身素质与形势任务发展相适应、与岗位职责要求相匹配,不但在平时充分发挥作用,更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有所作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