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张精致的卡片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亲爱的战友,60多年不见,你已化作山川。”书写卡片的人叫贺跃民,是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机关一位科长。
一条幽静小路,延伸至山脚下的坟冢。清明节前夕,贺跃民怀揣着这张卡片从基地出发,穿越雾色弥漫的山林,走向英烈长眠的地方。
烈士墓前,他深深鞠躬,庄严敬礼,将卡片和鲜花轻轻摆放在大理石台阶上。那句写在卡片上的话,无声回荡在山林间,青山听得到,前来祭奠的人们听得到。
自从海边村落搬迁到了山那边,这片山林陷入了沉寂。被荆棘和灌木掩映的山脚下,伴随着岁月长河缓缓流逝,这几位烈士从什么时候开始沉睡在这里,已渐渐无人知晓。
他们是谁,当兵时多大?他们是怎么牺牲的?他们是否还有亲人?叩问心灵的声音,牵引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脚步,铺就了这条追寻之路。
两年前,基地官兵从祖国南端出发,沿着英烈当年的足迹,寻找英烈生平事迹、完善个人信息、寻访英烈家人。在这段旅程中,官兵们接力追寻了两年、总行程超过两万公里。他们一路感受着不同的人们对烈士的怀念与追随,也感受着一种信仰,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力量。
两万公里的追寻路,更像是一次洗礼。追寻英雄的脚步,品读燃烧的青春,官兵们被激励着、被感动着,也在寻找中了解到今日一切的来之不易,感悟到近在咫尺的英雄主义和精神之光。
一路遇见,一路收获。官兵们说,发现烈士、寻找烈士的过程,就是尊重历史、主动作为的担当之举。这条路,也是崇尚英雄、追随英雄,让英雄精神根植于心的寻根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清明时节,又到了缅怀英烈的时候。对于心怀崇敬的我们来说,走近英雄的故事,走近一群追寻的人,就是走近一种传承、一种坚守,走近践行使命的精神源泉。
基地官兵向烈士墓碑献花。傅一博摄
两万公里的追寻之路
■李乾贵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雷 彬 特约通讯员 董 鑫
青山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
追寻,从一次探营开始。故事,也从那一刻说起。
2021年春节前的一天,退伍老兵杜超华回到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探营,与年轻战友回忆当年的守港经历。悠长深情的讲述中,老兵不经意的一句感慨,引起了官兵的注意。
“这片海这座山,是一茬茬官兵战斗和生活的地方。那年,几位英烈为这片土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就长眠在这座山间。”
营区有烈士墓,为什么我们从未听说?这么多年英雄长眠山间,他们当年怎样牺牲的?英烈的亲人来过吗,他们的亲人如今在哪儿?
一连串疑问,叩击着官兵的内心。
基地机关宣传科多方联系,走访当地政府群众、电话回访多位老兵,希望找到烈士长眠地。然而年代久远,史料也是寥寥数笔,官兵在走访周边村民时,一位耄耋老人说,这座山里长眠着几位烈士,村里的老一辈人都知道。
这,与老兵的讲述不谋而合。大家激动不已。
该基地宣传科长贺跃民把各路信息碎片汇总,并将情况向上级汇报。作为部队重要传承史料,英烈的故事,不应被青山掩埋,基地党委对此高度重视。
“找到烈士,就是找到精神和血脉,找到一支队伍的魂。铭记英烈、传承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找到英烈长眠的地方,是眼下最重要的事。基地派出多支小分队,从不同方向开展搜寻。两个月过去,官兵们追寻的足迹踏遍这片山野,依然无功而返。
贺跃民也很焦急。每天清晨,想起那位退伍老兵笃定期待的眼神,他心中一次次重燃希望。又一次,官兵们展开细致的搜寻,从山脚开始重新摸排。
“找到了。”官兵们在山岭北侧,发现几座荒凉的坟冢。如果找准上山路线,此处距离军港大道很近。官兵们说,之所以在第一轮搜寻中没有发现他们,因为这里树木葱茏、荆棘丛生。
印象中的烈士墓,庄严肃穆。官兵眼前,7座坟墓几乎被落叶掩埋,青石墓碑上长满苔藓,坐北朝南,很难被人发现。
烈士墓最初被发现时的情景。傅一博摄
眼前的一幕,让贺跃民的心头一阵酸涩:假如没有老兵的牵挂,如果战友们中途放弃,也许烈士墓碑就将永远沉寂于此,无声,无言,静静守候着这片山海。
“也许前人并不在意,可后人必须做点什么。”基地一位领导说,一个民族对待英雄的态度,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和前途。贺跃民说,他想让官兵们参与追寻的旅途。
砍掉荆棘,清理杂草,7座坟墓露出了他们本来的样子。细细辨认,碑文上铭刻着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入伍年月,还有一行简单的小字说明——他们牺牲于1959年4月6日。
“朱天文、乔家恩、蒙增香、蒙立权、黎南兴、韩耀元。”青山没有忘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墓碑再次出现在官兵眼前。官兵们发现,还有一座墓碑,碑文模糊不清,已无法确认相关信息。
找到烈士墓,让官兵们激动又感动。上级专门开辟了一条路,从此,从军港到墓地的路程,步行不过数十分钟。瞻仰,祭奠,从此英烈不再孤独。
官兵们给墓碑上残损的刻字重新描红,“烈士”两个大字在夕阳辉映下,分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