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涌的潮头
——来自军事科学院文职人员群体的观察报告
■解放军报记者 钱宗阳 岳雨彤 特约记者 魏 寅 通讯员 刘雪涛
军事科学院举行文职人员任职宣誓仪式。刘 昭摄
辽阔海天,潮起潮落。
狭小的海上试验平台上,几名文职人员随着风浪颠簸摇晃。海况恶劣,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了试验操作。
金秋时节,记者到军事科学院采访,遇到几名文职人员完成海上试验任务归来。征尘未洗,他们又一头扎进办公室。第二天,一份“冒着热气”的试验数据分析报告出炉。
“有形的风浪容易战胜,无形的浪潮更加逼人!”视线越过海天,担纲这份报告起草工作的一名文职人员道出了大家的急切——
世界新军事革命浪奔浪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全世界军事科研人员都在潮头竞逐,我们不仅要追赶浪潮,更要加快前行、引领浪潮。
时代的风口浪尖,充满着未知的挑战,也孕育着赶超跨越的历史机遇。在改革浪潮中加入我军科研方阵的“孔雀蓝”,为科技强军注入新动能。采访中,记者穿行在一座座现代化的科技实验室,处处可见“孔雀蓝”忙碌的身影。
科技的浪潮、创新的浪潮、改革的浪潮……如今,无形的浪潮催动着“孔雀蓝”奋力向前,跑出国防科技创新的加速度。
(一)
午夜时分,月明星稀,山野寂静。京郊某重点实验室,连续运转了几天的实验设备渐渐停下。随着“嘀”的一声响起,代表实验结束的绿色信号灯亮起。
作为新一批直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入职不久的宋爱华就和团队投入紧张的实验中。急切,写在每名团队成员的脸上。
“早一天完成实验,就能早一天出成果!”在宋爱华看来,科技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谁放慢速度,谁就会被抛弃。
回望我军现代化进程,正是因为一代代军事科研工作者勇立潮头、逐浪前行,国防和军队建设才能紧跟科技发展浪潮。新时代,军事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军事科学院这艘“军事科研航母”,面对风急浪高、潮头竞速的挑战,必须锻造更强大的科研力量。
2017年7月,习主席向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授予军旗并致训词,要求“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事科研机构”。第2年,全军部署展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以来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工作。乘着改革的大潮,一批批高学历、高层次的文职人员加入军事科学院。
“从那时起,‘孔雀蓝’就投身国防科技创新的浪潮!”短短几年,军事科学院边引进边培养,建立起以院士领衔、高职专家为骨干、名校博士毕业生为支撑的高素质文职人员方阵。
新的机构,新的力量,新的速度。一大批“孔雀蓝”参与重大军事科研课题攻关,百余名文职人员担任课题组负责人或组长,数十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5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在改革的浪潮中起跑就加速。而今,向新目标再加速的号角已经响起!”眺望建军百年,全院上下充满强烈紧迫感:面对奔涌的世界军事革命浪潮,引才育才的力度还要再大些,科技自主创新的速度还要再快些。
“这是技术爆炸的时代——过去,技术革命的浪潮以十年乃至百年为周期;而今,技术的迭代更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代差以年甚至以月为单位计。慢一步,落后对手的将不再是‘时间差’,而是更难追赶的‘时代差’。”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不久,军事科学院某研究院部署开展科研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一批文职人员参与的课题进度显著提速,为后续装备研发定型抢出宝贵时间。来不及歇口气,“文职人员赋能强效计划”出炉,鼓励“孔雀蓝”参与多项新课题攻关……
“科技大潮中的竞逐,既比创新的深度广度,更比创新的推进速度。快一步,就能抢占‘波峰’,站上潮头;慢一步,就可能跌落‘波谷’,被动挨打。”今年初,军事科学院某信息中心作出决策:紧跟科技浪潮,率先开发基于某新兴技术的新型系统。
“为了抢时间,我们甚至等不及正式立项。”回忆起“冲刺”研发的日子,作为高层次人才直接引进的文职人员刘雁翔心潮澎湃。
商业领域,技术快速迭代,快鱼吃慢鱼。“战场又何尝不是如此?”刘雁翔告诉记者,新兴技术日新月异,机遇稍纵即逝。
“当浪潮涌来,不能等,也等不起!错过了这一轮科技浪潮,投入再多精力也只能跟跑。对手不怕我们跟随追赶,只怕我们另辟蹊径。”在还没有正式立项的情况下,中心自筹经费集智攻关,一边申请立项,一边提前架起“炉灶”。
短短几天,一支由计算机领域全国知名专家、作为高层次人才直接引进的文职人员王颖担任技术总师,众多名校博士毕业的文职人员担当技术骨干的研发团队组建完成。
不到一周,中心腾出一整层办公楼用作攻关场地。机房不够用,就临时借用保障分队的计算机室。
信息中心办公楼里,一张系统开发进度表张贴在显眼位置,犹如一份催人奋进的军令状。记者注意到,每个小组的工作进度精确到天,点滴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只用了90多天,我们就开发出1.0版本系统。在一场军内学术交流活动中,不少与会者还在讨论这条技术路线是否可行时,我们就已宣布:完成样机开发。会议的焦点,从探讨可行性变成样机演示。”
尽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王颖团队却异常清醒:“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没有时间让我们停下来沾沾自喜。只有尽快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战斗力,起步快的‘身位优势’才能化作‘胜战优势’。”
(二)
水磨石地面,简朴的陈设……军事科学院办公楼处处透露着岁月的沧桑。老旧的办公环境,却在酝酿科技创新的磅礴巨浪。
走进某项目组办公室,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记者看到,几位“孔雀蓝”埋头电脑前,全神贯注编写代码。
某型系统的新版本迭代进入冲刺阶段。第二天清晨,新版本将被应用到千里之外的一场对抗演习中。
“部队试用系统时,提出一项新需求,我们正在加紧添加新功能。”主持该系统开发工作的文职人员杨林介绍,仅这一个系统,就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改进迭代。
“演习,是战争的预演。这套系统的目标,是让演习更加贴近未来战争。未来战场,究竟会有怎样的惊涛骇浪?在风浪袭来前,没有人能够准确预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贴近。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迭代更新过程。”
“说是漫长,其实每次迭代都很急迫。部队演习越来越频繁,今年,许多单位主动试用这套系统,提出的新需求也越来越多。我们更新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
上午对接需求,中午讨论方案,下午编写代码,晚上调试完善,深夜远程部署……这是杨林团队今年加速奔跑的常态。
“技术的浪潮澎湃向前,总是处在动态变化中。在科技浪潮中竞逐,没有一劳永逸,必然是一场漫长的竞速。”杨林说,在这场竞速中,一篙松劲退千寻,每一步都不能慢。
“小说《三体》里,当人类以为自己的太空舰队足够强大时,却遭遇三体人的‘黑科技’——‘水滴’,庞大的舰队瞬间化为乌有,那一幕一直萦绕在我脑海。我们在前进,对手也在加速,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头顶。”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在科技浪潮中竞逐,每一次加速的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厚积薄发。
某重点项目课题组内,文职人员许雁正在分析整理新采集的数据。一组组在记者看来毫无规律的数字,在她眼里却蕴藏着战争的制胜密码。
“上一轮外场试验,我们只用3个月就获得了还不错的数据,项目第一阶段原本可以提前结束,大家也能早点从野外回撤。但认真分析数据后,总觉得心里没底:拿着‘及格分’就开始下一阶段研究,进度看起来暂时加快了,后续风险就加大了。”
“行稳才能致远,走稳才能走快。”反复研究试验条件和数据后,许雁提出,延长第一阶段试验时间。原本3个月的试验,拉长到9个月。许雁和战友风餐露宿,星夜兼程开展大强度试验。
“尽管试验周期比预期长,但收获更是远超预期:由于这一阶段试验数据扎实,及时发现问题,项目第二阶段进度大大提速。试验中,我们结合观察到的新现象,开启了另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军事科研,是没有终点的事业。将科技浪潮中的竞逐放在更宏大的时空里思考,对“速度”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追求短平快的成绩容易,干好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难;短时的“冲刺”容易,持久的加速更难。
数年潜心攻关,某型具有自主可控知识产权的基础系统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基于这一系统,一批优质创新成果密集推出。
“过去,这个领域产出成果慢、攻关难度大,鲜有人问津,问题的症结就是缺‘地基’。我们支持文职人员独立牵头组建高水平开发团队,从基础做起,加速开辟一条新航道。未来,服务备战打仗的许多关键系统,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快速构建。”
“在科技浪潮中竞逐,不能只看瞬时速度,更要看加速的时间跨度。”一位文职人员感慨地说,“正如1.01的365次方,远远大于0.99的365次方,持之以恒的加速才能让我们赢得漫长的竞逐。”
(三)
北京秋夜,寒气袭人。文职人员程娴结束一天的工作,墙上的时间指针又一次过了12点。
寒冬即将来临,某新型防寒材料性能综合评价体系建设进入最后的攻关期。程娴心里清楚:一刻也不能慢,一刻也不敢慢。
4年前,她从某知名大学博士毕业,成为一名军队文职人员,一入职就投入某项重要工程研发。去年底以来,她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推背感”:从任务下达到第一阶段结题收官,仅用了不到1年时间;从项目结题到军兵种部队试用检验,不到两个月。
“快,是因为战斗力建设时不我待;快,是因为一线官兵翘首以盼。过去在地方院校,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现在,牵引我奔跑的是为战而研的使命。”
曾经,战场似乎很遥远。如今,硝烟仿佛就弥漫在实验室内。经历大项课题历练,程娴主动转变研究方向:从新材料机理研究,转向支撑装备设计的新材料应用开发。
这意味着,她要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海量新知识。“服务部队、服务战斗力,这个目标始终在推着我跑!”程娴快速度过调整期,并申请了新课题,将自身所学运用到军事科研创新中。
“在潮头竞逐,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要锚定正确的航行方向。”军事科学院科研部领导说,对于竞逐在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的文职人员而言,向战为战是唯一的方向。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军事科学院某研究院第一时间对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目标任务,系统调整未来5年的军事科研项目。这是新征程上的再出发,他们起航的方式与众不同:砍掉多项与战斗力建设关联不够紧密的课题,引导10余名文职人员调整研究方向,加快将自身技术特长与备战打仗需求对接。
记者眼前,一份几易其稿的科研项目规划,见证了“孔雀蓝”的另一种加速:做好减法,把精力聚焦到主攻方向,集中力量跑出加速度。
“每个人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各不相同,要把各种力量融合到一起,必须有一个主攻方向。”该研究院领导说,用“战”字牵引,向一个方向用劲,才能获得更大加速度。
项目“含战量”高了,科技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今年,一批批“孔雀蓝”随科研团队奔赴一线部队深入调研,加速熟悉部队情况、掌握战场需求,紧前论证申请了一批“战字号”重大科研课题。
“我永远忘不了,边防线上零下40多摄氏度那种刺骨的冷。”今年初,程娴随科研团队前往某边防连,与边防官兵一起在冰天雪地的国境线上巡逻,“一趟巡逻下来,我们原本信心满满的新型保温材料样品,暴露出好几个问题!巡逻归来,我们马上对样品进行重新评估和升级改进。”
部队战斗力建设堵点难点在哪,就朝哪加速破题攻关。
油料是装备的“血液”。战时,如果“血液”供应不畅,不同装备的油料能否应急替代?
一支由军人和文职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正在加快推进这一项目。走进试验室,浓重的油料味扑面而来。为尽快完成这一项目,几名文职人员主动调整个人科研课题方向,将各自的课题纳入其中,形成互相支撑的子课题体系,聚力推动重大项目加速完成。
“同向而行,向战而行,才能把力量都汇集到同一个加速方向。”参与项目的文职人员汪鑫说,如今,把各自科研工作的“小溪”汇入备战打仗重点项目的“大潮”,让“单舰”编成“舰队”,加速驶向科技领域的“蓝海”,已经成为“孔雀蓝”的自觉。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看着那些加速奔跑在军事科研战线上的“孔雀蓝”,记者由衷感慨:那一抹抹蓝色,恰似军事科技浪潮中的一朵朵浪花,无数浪花汇聚,将在未来创造新的浪潮!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浏览更多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