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中国,热血澎湃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彭冰洁
“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夏日,青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一场表演“火”上了热搜。
退役大学生士兵刘金城登上舞台,将说唱形式融入经典歌曲《我的祖国》,讲述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事。他激情昂扬、铿锵有力的演唱,瞬间点燃现场观众的热情,让人们重温了70年前那场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
“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模样”“军装配红歌,燃爆了!”……看到网友们的评论,曾在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服役的刘金城欣慰地说:“这首说唱作品创作的初衷,就是希望能用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形式,来铭记历史,传递爱国热情。”
如今,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年轻一代,正逐渐变成讲故事的人,他们用新技术、新形式,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级讲解员,崔蕊最近却忙着“当演员”。
今年以来,崔蕊和同事们深入挖掘重点文物故事,精心创排红色文物故事情景课《我们的军徽》,以诗歌朗诵、情景表演、乐器演奏等形式,让历史说话,让红色文物“动”起来。
“寓情于景,育人育心。”观众们的这一评价,也正是这群年轻人追求的目标——“只有把红色资源激活起来,让红色历史鲜活起来,红色脉搏才能跳动起来。”
从直播“云探馆”,到培养小小讲解员;从创作沉浸式情景党课,到发布以军史战史、武器装备为主题的创意短视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充分释放馆内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通过丰富的配套活动、文化产品,实现了红色文化与新时代青少年的“双向奔赴”。
采访中,崔蕊为记者展示了一张珍藏在手机里的照片——漫天风雪中,观众们撑着伞在博物馆门口排队等待参观。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愿意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一个国家最好的风景,就是他们的年轻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我们惊喜地看到,以刘金城和崔蕊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正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红色火炬”——
层出不穷的“红色剧本杀”广受年轻人欢迎,红色文化与流行文化兼容互通,掀起新的传播热潮;许多红色说唱作品广为流传,获得主流媒体点赞、转载;电视剧《觉醒年代》全网热播,让无数观众感动泪奔,“这盛世如您所愿”刷屏网络……
一代代“后浪”自发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讲述者和传播者,传统的红色故事和厚重的历史文物,因此有了新表达。
“197653,在那遥远的战场;197653,他们留下了希望;197653,他们留下了信仰……”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成都一所小学的舞台上,小学生们唱响歌曲《197653》,致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捐躯的197653名英雄儿女。一曲歌毕,10名身着戎装的志愿军老英雄登上舞台,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中,当记者再次看到197653这串数字,已然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仰望穹顶之上,英雄之名,灿若群星;群星之下,青春中国,热血澎湃,红色脉搏,跳动不息!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与志愿军将士“跨时空相会”——
在这里,感受胜利的“脉搏”
■解放军报记者 彭冰洁 高立英
2023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中,前来参观的游客聆听讲解员介绍志愿军英烈的事迹。解放军报记者彭程 摄
七月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高温丝毫没有影响游客们的热情。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聚集在博物馆门前的空地上,抬头仰望这座气势雄浑、高大巍峨的建筑。
70年前的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3年前,“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以下简称“抗美援朝主题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实地开放一年零八个月,吸引240万观众前来参观,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
时至今日,该馆利用数字全景、三维建模、移动互联网、VR、AR等技术搭建的“抗美援朝主题展”数字展馆,热度居高不下,浏览量高达2400多万人次,收获400多万网友点赞留言。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走进该馆,探寻这场展览从线下“火”到线上的故事。
永远铭记“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楼“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大厅中,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展柜前,吸引着许多游客驻足。
“妈妈,他就是最勇敢的人吗?”突然,一声稚嫩的童音吸引了记者注意。展柜前,一位母亲指着被烈火灼烧后的军用棉衣碎片,耐心地给孩子讲述邱少云的故事。
“是的。”这位母亲两眼含泪,“他就是最勇敢、最可爱的人。”
70年,足以让个人记忆破碎淡然,但人们的集体记忆仍历久弥新。“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那些用鲜血染红盛开在朝鲜大地上的金达莱花的烈士们,他们的英名将永垂史册。”任时光流逝,人们对“最可爱的人”的敬仰和缅怀,从未改变,愈加深刻。
该馆工作人员陈宏达的手机中一直保存着一条特殊的短信:“冒昧打扰您,我想了解更多关于张益仁的故事。如果需要,我也可以为你们提供一些与他相关的材料。”
2020年初,为筹办“抗美援朝主题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一则启事,征集志愿军英雄功臣模范相关的文物故事。
陈宏达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核实战斗英雄的事迹。除了杨根思、黄继光等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更多志愿军功臣模范的故事,并不为人们所知。张益仁就是其中一位。
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一级模范、特等功臣,张益仁的经历可谓传奇,但相关信息寥寥可数。
苦苦寻觅线索数月,陈宏达仍一筹莫展。一天,他突然收到了来自张益仁女儿的短信……
通过家人讲述并提供相关证件资料,这位战斗英雄的形象在陈宏达脑海中逐渐丰满,变得有血有肉。“原来,张益仁出生于1918年,而非网上流传的1916年。”陈宏达告诉记者,“英雄的生平能够完整准确地呈现,也了却了家人多年的心愿。”
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有290余万名志愿军将士入朝参战,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197653名英雄儿女壮烈牺牲。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为人知……”轻轻摩挲着展览纪念册上英雄们的名字,陈宏达深有感触。
查证英烈生平事迹,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相当繁杂琐碎——不仅需要从浩如烟海、真假难辨的信息中仔细甄别筛选,还需要四处打听、多方协调、实地考察……
“就算做了大量工作,成果却往往只有展板上的几行字或一个名字。”即便如此,陈宏达仍乐在其中,“他或者她一共参与了多少场战斗,获得多少荣誉表彰,回国后经历如何……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名战士的一生。”
点开“抗美援朝主题展”数字展馆,中心位置赫然矗立着一面展现英烈人物形象的白色浮雕墙。抬头仰望,百名英烈的名字伴随点点星光闪耀穹顶;星光之下,英烈名录和200本英雄传记整齐陈列在玻璃幕墙上。
这个专题展区名为“最可爱的人”。这里凝聚着陈宏达和同事们的心血。410余名英雄模范、231名特等功臣,无数观众曾在这份名单前久久凝视、潸然泪下。
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陈宏达对名单上每个名字背后的故事了如指掌。“我相信,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他深情地说,“这些珍贵的记忆,让逝去的生命依然鲜活,让抗美援朝精神永不褪色。”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主题展”数字展馆上线以来,浏览量达2400多万人次,收获400多万网友点赞留言。
为红色文物赋予永不消逝的“数字生命”
每次引导游客走进抗美援朝战争相关展区,该馆一级讲解员崔蕊总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目光越过人流,她的思绪不由回到两年前。
“老师,坑道里为什么有一个苹果?”
那天,崔蕊带领一队学生参观,走到“抗美援朝主题展”上甘岭战役复原场景前,一名学生突然举手提问。
原来,复原的坑道旁有一个激光投影的红苹果。迎着同学们好奇的目光,崔蕊为大家讲述了一个苹果的故事——
经过几番激烈战斗,全连只剩下8人。由于敌军火力封锁,通往后方的三里路内,找不到一滴水。傍晚,运输员带来了一个苹果,但没有一个人舍得吃。连长张计发只好带头咬下一小口,大声说:“必须吃,这是命令!”就这样,一个小小的苹果一人一口,在8个人手中转了三圈才吃完。
故事讲到尾声,学生们听得入了神。一片沉默中,崔蕊注意到,角落里有一位阿姨在默默擦泪。在她的询问下,阿姨哽咽着拿出手机,展示了一张胸前挂满勋章的老人照片:“这就是苹果故事的主人公,我的爸爸,张计发。”
“父亲生前总是小口小口吃苹果,还常常吃着吃着就落泪了……”听完张阿姨的讲述,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走到“最可爱的人”雕塑前,深深鞠躬。
就在这场展览开幕3个月前,95岁的张计发因病逝世。怀着对父亲的思念,张阿姨专程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替父亲参观“抗美援朝主题展”。
“没想到,在展览现场会看到一个苹果;更没想到,今天能再次听到一个苹果的故事。谢谢你们!”离开前,张阿姨拉着崔蕊的双手,含泪说道。
从那以后,只要讲到上甘岭战役,崔蕊总会想起张计发老英雄和他的女儿,想起一个苹果的故事。
“我猛然发现,自己讲的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身边人的故事。”崔蕊动情地说,“从此,这段历史,与我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做一场展览就像孕育一个孩子。”崔蕊告诉记者,“抗美援朝主题展”闭幕当天,她专程赶到现场。目送工人撤走展品、拆下展布后,她捡起一颗螺丝钉带回家珍藏。她说:“这是独属于我的‘文物’和‘奖章’。”
点击进入“抗美援朝主题展”数字展馆,展陈中不仅有上甘岭高地的枯木和岩石土,还有志愿军战士用过的水壶、皮带、日记本;有英雄留下的勋章、立功证书和喜报,也有志愿军战士的无名血书和留着子弹孔的军装……伴着导览讲解,虽然隔着屏幕,记者却分明感受到这些物品上残留的温热体温、滚烫鲜血和澎湃心跳。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从一个苹果的激光投影,到铭刻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喀喇昆仑高原石,再到“鏖战长津湖”复原场景中的虚拟风雪……展览从“线下”走到“线上”,得到无数参观者留言点赞。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文物‘活’过来,通过展陈和场景设置,与观众形成双向互动和情感共鸣。”该馆信息资料室主任沈业成告诉记者,除了同步还原实景展陈,他们在数字展馆建设过程中还进行了更多“再创作”。
进入数字展馆,观众不仅能够全景漫游,还可以通过弹幕留言、实时互动、全局搜索、导览讲解等功能,拥有立体化、参与式的观展体验;针对重点文物,点击链接可以跳转图片、视频、电子书等附加资料……不少人留言感叹:“线上展览拥有了超出实体展览的功能、内容和互动体验。”
文职人员张鹏入职后参与的第一个大型展览项目,就是“抗美援朝主题展”。“当时,博物馆白天要开放参观,我们只能晚上通宵拍摄整理相关图片。”他亲眼见证了数字展馆从无到有直至“走红”网络。
无数个日夜的陪伴,让这名90后文职人员慢慢懂得了“聆听”文物无声的语言,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有了全新理解。
“文物不是静止的,可以为受众带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激励。”参与数字展馆筹建策划的工作人员孙瑶婷意味深长地说,“数字化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红色文物赋予了永不消逝的‘数字生命’。”
这是胜利的旋律,也是胜利的“脉搏”
首战两水洞、激战松骨峰、血战上甘岭、鏖战长津湖……点击进入“抗美援朝主题展”数字展馆,一件件武器装备实物,一张张珍贵历史照片,一面面立功受奖旗帜,生动记录着志愿军将士英勇战斗、以弱胜强的艰难历程和不朽功勋。
“抗美援朝主题展”展出文物、照片等1900多件,全面回顾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翻阅工作人员收集留存的45458份纸质留言和网上留言,观众们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感情,让人动容——
这是87岁志愿军铁道兵李春旺的心声:“永远铭记在抗美援朝战场战斗生活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那是风华正茂的岁月,是战火中的青春,那是熊熊战火的洗礼,是艰难困苦的锤炼。”
这是一名年轻网友的深思:“网络给人以虚拟的感觉,但进入军博的数字展馆,我在想,有多少万吨冒着火焰的雪,才配在英雄的头顶飘舞?70年过去,雪还在飘,铁还在烧,你还在耸立,我还在思念。”
这是一位观众的留言:“何为英雄?他们播种,但不参与收获。我们不能忘记这群最可爱的人,不能忘记这场伟大的胜利。从志愿军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一定把这种红色基因、光荣传统永远传承下去。”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实体展厅开设的“留言亭”里,镜头记录下观众们真情流露的感人瞬间:英雄后代对过世亲人倾诉浓浓思念,高校学生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与感激,小朋友留下未来寄语,现役军人抒发决心斗志……
指尖滑过手机屏幕,空军上尉张佳豪的目光定格在“志愿军后勤保障工作”网页。望着这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这名26岁的军人忍不住热泪盈眶,思绪回到15年前。
那年,爷爷张昌贵弥留之际,将张佳豪叫到床前,拿出一个盒子。爷爷是一名志愿军老兵,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战友们一道用汗水和鲜血搭起一条钢铁运输线。他作战勇猛,在战场上为了抢救战友而负伤,获得军功章。
盒子里放的,是老人一辈子珍视的军功章。然而,年少顽皮的张佳豪后来不小心将这个盒子弄丢了。遗失的那枚军功章,成为张佳豪心底的遗憾,也成了他后来入伍的动力源泉。
2015年,张佳豪以优异成绩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在校期间,他表现优秀,荣立三等功。毕业后,他主动申请远赴西北大漠,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年,作为指导员,张佳豪带领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
“现在,我终于明白,军功章不仅代表着军人的荣耀,更意味着责任担当。”张佳豪说,“我弄丢了爷爷的军功章,但接过了军人的忠诚与使命。”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军人的精神殿堂,是革命战争的历史回响,也是红色基因的生命载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神圣的事业守护好、发展好。”该馆一名领导告诉记者。
据悉,预计今年年内,以该馆“抗美援朝主题展”为基础复建的“抗美援朝战争馆”将开放。
走出展馆,已是夕阳西下,游客们仍在博物馆门口久久徘徊、不肯离去。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不知从何处传来一段熟悉的旋律,引发全场大合唱。
这是胜利的旋律,也是胜利的“脉搏”,永远跳动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图片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提供)
扫描二维码进入“抗美援朝主题展”数字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