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0年,心意“赠给最可爱的人”
■王丹
晨曦微露,大地还在梦中。
何世露早早从床上爬起,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下楼遛弯,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床边那套叠得方方正正的志愿军军服拿过来,轻抚着胸章上“中国人民志愿军”7个字。
那是7月初的一天,辽宁省锦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军休二所的工作人员,在与7名抗美援朝老兵举行座谈时,88岁的何世露无意间说道:“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那天,如果能穿上志愿军军服,再照个相,那该多美、多幸福啊!可惜的是自己的军服早没喽!”
坐在一旁的91岁抗美援朝老兵刘生龄接过话茬:“我一连几天梦见在朝鲜战场上,用印有‘赠给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搪瓷杯喝水,真解渴啊。”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魏本颖也打开话匣子:“人上了年纪爱怀旧,从电影里看到志愿军的军帽呀、胸章呀、臂章呀,就想起当年的往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天,军休二所党支部便召开会议,决定把原计划的八一建军节慰问食品,改为“8个一”,即赠送一套志愿军军服、一顶志愿军军帽、一枚志愿军胸章、一枚志愿军臂章、一个印有“赠给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搪瓷杯、一本《决战朝鲜》书籍、一张功臣照和一束鲜花,了却7名抗美援朝老兵的心愿。
举行赠送仪式那天,7名老兵虽已步履蹒跚,但个个精神抖擞。接过印有“赠给最可爱的人”字样的礼包,何世露兴奋不已。作为老兵代表,他走上讲台,声如洪钟,慷慨激昂:“我和特级英雄黄继光是老乡,都是四川省中江县人。1952年12月,黄继光追悼大会在我们县举行,现场聆听英雄事迹后,当时刚满18岁的我萌生了参军的念头。出征那天,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为我们送行。”
军休二所工作人员说,在战场上,何世露作战英勇,3次荣立战功,后身负重伤,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不得不走下火线。退休后,何世露和其他两位老兵共同担任16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为学校、部队、社区作国防教育专题报告1200多场;他和赵家祯、曾宪愚等7名老兵挖掘抢救的千余个抗美援朝战斗故事,成为一些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他以“黄继光精神激励我前进”为题,参与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他赶赴丹东,耗时3个多月参与抗美援朝遗址遗迹挖掘保护……
“别宣传我,我干点事是应该的。”望着老人和蔼慈祥的笑脸,笔者不禁感慨,70年来,时间的风雨洗刷着昨天的记忆,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正是各地重视对抗美援朝红色印记的保护,正是无数像何世露一样的老兵和普通人甘愿奉献付出,红色基因才能永葆活力。
夜深了,何世露书房里的灯依旧亮着。“八一”临近,他要争分夺秒修改完善去当地小学作报告的材料,争取把故事讲得再生动精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