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你走过的路
■解放军报记者 李诗鹤
雷锋短暂的一生,留下了无数精神财富。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张峻曾为雷锋拍照200多张,坚持不懈宣讲雷锋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儿子张岩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将镜头对准“新时代的雷锋们”,同时运用多种方式,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在两代人的光影记录中,雷锋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雷锋们”是一个个争做暖心事的普通人。张岩说,学雷锋就是学做人,做好人,就是从帮助别人的一件件平凡小事中收获快乐。几十年来,雷锋精神如春雨般无声滋养着这个家庭的家风。
——编 者
图①:雷锋在“解放”牌汽车前留影。张峻摄
图②:张峻生前宣讲雷锋精神。张岩供图
图③:张岩在雷锋出租车队宣讲活动现场的留影。张岩供图
图片制作:孙 鑫
春风习习,日暖花开。
不久前,张岩在位于鞍山的家里整理资料时,无意间发现了父亲张峻在1953年帮母亲马桂云手写的一份“军人干部履历书”。70年过去了,这份履历书虽然有些泛黄,但仍保存得十分完好。在张岩的记忆里,父亲就是这样一个细心的人。父母居住过的老屋里,到处可见雷锋的照片、雕像。几十年来,各种雷锋相关的图片资料被张峻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在柜子里,宛如一个小型纪念馆。
一
张峻对四个孩子教育非常严格,要求他们养成时间观念和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张岩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亲对他相对宽容一些,会给他讲摄影知识,有时候出差也会带着他。有一年春节,张岩用捡来的烟头放完爆竹后,随手将熄灭的烟头放在了口袋里。父亲以为他小小年纪学抽烟,严厉教训了他。那是张岩印象里,父亲唯一一次打他。
三个哥哥全都当兵后,作为家里的“老疙瘩”,张岩留在了父母身边,成为鞍山钢铁公司的一名工人。他的小家离父母的老屋很近,平时可以经常去看望照顾两位老人。父母去世后,张岩有时候会回老屋看看,翻看父亲留下来的雷锋照片资料,回忆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60多年前,张峻是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处的宣传助理员,负责新闻报道工作。他前后共为雷锋拍摄了200多张照片。
张岩是看着雷锋照片长大的。那时,张峻经常在家整理照片,张岩就站在父亲的身边看。有时候,战友叔叔来家里做客,父亲也会和他们讲起雷锋。令张岩印象最深刻的是雷锋捐款的故事。
当时,工程兵政治部接到下属工兵10团转来的两封地方来信,都是表扬一个叫雷锋的新战士。一封是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寄来的,说一个叫雷锋的战士向新成立的人民公社捐助了100元;另一封是中共辽阳市委寄来的,也说是一个叫雷锋的战士向受到洪灾影响的辽阳人民捐助100元。
在国家整体经济比较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背景下,一个刚入伍的新兵,拿出这么多钱来帮助别人,是件非常罕见的事情。雷锋这个名字,在工程兵政治机关引起很大反响。随后,去连队核实、采访的任务,落到了张峻的身上。
1960年8月,张峻从沈阳赶到抚顺,到达雷锋所在的运输连。经过了解,雷锋入伍后,生活上特别节俭,每月领到津贴后,除了交1角钱团费,留2角钱买肥皂,再留点买书钱之外,就都存了起来。他捐的200元,是入伍前的积蓄和入伍后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
张峻等人经过一系列采访后,完成了长篇通讯《党的好后生——雷锋》,送到《前进报》社。该文标题被改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后,发表在1960年11月26日的《前进报》头版上,署名:张峻、赵志华、佟希文、李健羽,文章还配发了张峻拍摄的有关雷锋的4张照片。随后,军区将这篇通讯发到军内外媒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的标题为新华社发稿的《苦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民战士》,《解放军报》的标题为《一棵茁壮的新苗》。
二
雷锋在“解放”牌汽车前的彩色单人照,是张峻认为自己拍摄的最满意的一张彩色照片。照片上,雷锋笑着伏在汽车的车头上,双手在擦拭车头,红牌金字“解放”格外耀眼,映衬着雷锋的红领章和帽徽上的红星,还有他红润的脸庞,连酒窝都很清晰。当时,《解放军画报》需要用雷锋照片做封面,特批给张峻彩色胶卷。这是张峻第一次拍彩色照片。
当时,国内可以冲洗彩色照片的地方非常少。张岩至今记得,当照片冲洗出来后,父亲一反往常的严肃,兴奋地给家人讲述拍摄过程中的细节,语气里甚至还带有一丝炫耀,就好像说:“瞧,我照了一张彩色照片!”
在一次次拍摄采访中,雷锋和张峻关系越来越亲近。由于胶卷非常珍贵,需要专门申领。如果拍摄私人照片,既不符合规定,也无法冲印。最终,两人没有留下合影。这成为张峻心里深深的遗憾。多年后,听说有了照片合成技术,年近70岁的张峻,特地去家附近的照相馆,请人将他年轻时的照片和雷锋的照片合成了一张合影。照片里,年轻的他们各自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精神昂扬。这张“合影”算是圆了张峻在青春岁月未完成的心愿。
“旅客们有事都找我,但我并不感到麻烦,反而觉得荣幸。”1961年4月23日,雷锋在日记中记载了他乘坐火车去旅顺给海军部队作报告的经历。这次外出执行任务,上级派张峻一同随行。归来后,张峻写下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报道了雷锋在外出路上,做了很多好事,给生病的老大爷让座,帮列车员提水壶给乘客倒热水,擦玻璃窗、扫地、拖地等。因为特殊原因,列车上不允许拍照,张峻没能拍下雷锋在火车上做好事的照片。一年后,雷锋不幸牺牲了。这也成为张峻心中永远的遗憾。张岩曾多次听父亲谈起心里的遗憾。在这些遗憾背后,他感受到了父亲对雷锋的怀念。
那次在海军部队,雷锋给官兵作了忆苦思甜的报告。多年前,张峻参加解放军的消息被国民党反动派得知后,他的父亲和母亲被抓了起来,最终死在监狱里。在雷锋对悲惨童年的讲述里,张峻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遭遇。除了都有过悲惨遭遇,张峻还见证了雷锋入伍后的许多重要场景。他曾到运输连为雷锋拍照9次。第10次拍照时,张峻与雷锋已阴阳两隔,张峻拍摄的是雷锋牺牲的环境、雷锋的遗容、雷锋追悼会的情景、雷锋的墓地……多年后,张岩陪父亲接受媒体采访时,父亲提起当时的情景,说着说着,不禁哽咽了。
老屋客厅的中间,挂着一幅放大的照片,是毛主席看完《雷锋》话剧时的场景。“当上模范,去见毛主席”一直是雷锋的心愿。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牺牲。这一年的10月,他原本将接受毛主席的接见。只是这个消息在当时还处于保密阶段,张峻无法提前告知雷锋。那天,张峻含着眼泪拍下了这张照片。“我替你圆了见主席的梦了。”他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每每读到这里,张岩的心也跟着一阵发酸。
三
雷锋牺牲后,张峻特别注意为学雷锋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拍照。送雷锋参军的老红军余新元,朱光斗、李素丽、郭明义等各个时期出现的学雷锋、宣传雷锋精神典型代表,以及多任雷锋班班长,都出现在张峻的镜头里。他还自费将自己拍摄的雷锋照片制作成书签,装在口袋里。乘坐公交车时,如果看到有人让座,他就送给人家一个。
后来,他觉得这样做覆盖面太小,就给自己制订了“留住雷锋”工程的“四个一百”:有生之年拍摄100个学雷锋积极分子,举办100次雷锋图片展览,作100场雷锋事迹讲演,给100台学雷锋的出租车挂“雷锋照片”。这“四个一百”均“超额完成”。
那些年,张岩一直陪着张峻在全国各地进行雷锋精神宣讲。父亲去世的那天,张岩有事外出,临时由哥哥陪着父亲去宣讲。那段日子,张峻一连宣讲了好多场,身体尽管有些吃不消,却仍在默默坚持。2013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张峻不幸倒在了宣讲台上。没能和雷锋拍摄一张合影,是张峻的遗憾;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未能与父亲留下一张合影,成了张岩的遗憾。
雷锋照片展览,张岩仍然在办。他将父亲生前做的24版用于展览的照片,调整为22版,其余2版用来摆放展览所在地的学雷锋典型代表。如此一来,参观者见到他们熟悉的典型代表,更容易受到教育。张岩还是鞍山雷锋出租车队的政治辅导员。他像父亲生前一样,给车队的司机讲雷锋故事,为学雷锋优秀个人拍照留念。雷锋入伍前,曾在鞍山钢铁公司当过工人。张岩在鞍钢工作期间,经常去参观鞍钢的雷锋纪念馆。有时候,他也会带雷锋出租车车队的队员们,一起参观鞍钢雷锋纪念馆,感悟雷锋精神。雷锋出租车队如今有90多人,每年到了中考、高考,会免费帮助接送考生。车队后来与郭明义爱心团队结合在一起,每年组织队员们进行无偿献血。当地血库一旦告急,队员们会第一时间提供援助。
“我们的社会需要雷锋。雷锋精神听起来像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可从小一些的角度来讲,就是学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好人。雷锋就是一个好人。学雷锋,要常态化,要与时俱进。”这是张岩对学雷锋精神的理解。
没有哪一种生命比活在人们心里更长久,没有哪一种精神比引领人的成长更永恒。几十年里,张峻、张岩两代人用光影记录雷锋和“雷锋们”,持续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那在岁月里积蓄而成的家风,与时代精神血脉相连,定将汇聚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