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军报刊登文章《“红色守护”志愿者在行动》,讲述了安徽省池州市军地发动社会力量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的诸多做法,致力于“不让一位烈士被遗忘,不让一座烈士墓受冷落”。对于该地志愿者工作,文章写道:“一是不能让草盖住了墓,二是墓上不能有杂物,三是会讲被守护烈士的故事。”
细微之处见真章。让烈士墓地没有杂草杂物,这是很小的细节,彰显地却是关乎尊崇与敬畏的深刻道理。事实上,池州市的做法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尊崇英雄烈士、传承英雄精神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全国各地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也都在不断加强。退役军人事务部也于去年公布启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标志及标识牌,以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设施规范化管理。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这样特殊的日子,都会有无数群众前往烈士纪念设施瞻仰、献花,寄托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标志
这些好的现象令人欣慰,但也存在个别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前就有过一些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不够的新闻,有媒体曾报道烈士纪念设施的周边环境被用来经营娱乐场所、烈士纪念地周边有大量生活垃圾等情况。无论出于怎样的原因,这些现象都令人十分痛心。
试问,在那样的环境下,烈士将何以安息?这样的烈士纪念设施,又如何能作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的精神家园?太多牺牲奉献的英烈,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只留下无名的墓地,他们应该得到的是最诚挚的缅怀和纪念。尊崇不仅要体现在每时每刻,更体现在方方面面。
回望过去的烽火岁月,无数英烈以坚定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毕生奋斗、英勇献身,构筑起不朽的精神丰碑。
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遍布各地的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烈士墓,这些为烈士们而建的纪念设施,见证着烈士们“马革裹尸还”的峥嵘岁月,也铭刻着他们为党和国家付出的伟大牺牲,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座精神高地,警醒着后人,如今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
在日前“中国退役军人”推出的一则视频中,就作出了这样的设问:“为什么在烈士陵园不会害怕?”“因为他们都是拼死守护我们的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麻粟坡烈士陵园、康瓦西烈士陵园……视频中出现的一座座烈士陵园,庄严而肃穆,安息在这些陵园中的,正是拼死守护我们的人,正是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曾经他们倾其所有守护我们,今天该我们保护好他们。让烈士纪念设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必须落实到点滴行动中,在这个问题上,任何看似很小的事情,都是必须严肃以待的大事。
这几年,《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全国县级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实施方案》等相继出台,不断完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制度体系。有了制度规定,更重要的是执行。唯有切实把各项管理规定落实到位,用心用情去保护烈士纪念设施,并且对各种错误行为坚决打击,才能真正维护好先烈的安息之地,守望好忠魂的精神高地。
归根结底,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保护烈士纪念设施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激励未来。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烈士纪念设施,让它们所承载的丰厚革命精神和文化底蕴充分彰显,让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更好成为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以更好激励后人秉承先烈遗志,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
作者 / 杨 洋
校对 /金 晶 李晓艳 李 彤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