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得过且过;有的碰到矛盾和难题绕道走,把自身责任往外推,不敢动真碰硬;有的光说不练,表态快、调门高,行动慢、落实差;有的德不配位、能力平庸,挑不起重担,打不开工作局面;有的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底气不足、惊慌失措,等等。这是对部分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干部的生动画像。
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消极因素来自多方面,这其中固然有个别干部自身思想觉悟、能力素质、斗争精神等内在原因,但很多情况下也有其所在单位激励机制、环境氛围、风气导向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种外在因素更值得我们注意和纠正。比如,有的地方政治生态不好,干与不干一个样,甚至干得好不如吹得好、拍得好,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有的领导政绩观不端正,滥用“一票否决”,简单随意问责,导致干部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宁可不干事,绝不干错事,造成了“躺平”反而“躺赢”的怪圈;有的单位风气不正,诬告陷害、恶意举报之风盛行,在担当干事者背后“打黑枪”“使绊子”,让好干部蒙冤受屈、名誉受损,较真碰硬不如“好好先生”,进而寒了心、泄了气,从而失去了担当干事的积极性。
习主席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消除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消极因素,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以满腔热忱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担当者担当,就是要在单位上下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注重在日常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干部,以实干论英雄、以实绩论奖赏。通过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把那些敢于涉险滩、破坚冰,勇于攻坚克难,业绩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干将闯将选出来、用起来。让投机者无机可投,让钻营者无空可钻,让做样子、混日子、要位置的干部没有市场,教育引导干部主动到困难突出、矛盾集中的岗位上去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为负责者负责,就是要在管理与考核制度上建立容错纠错的良性机制。改革创新有风险,担当开拓、敢为人先冲在前,踏入“无人区”,“摸着石头过河”,出错摔跤、遭遇失败的可能性必然增加,容易被“一票否决”“泛化问责”误伤。只有允许试错、敢于容错,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对担当中犯错误的干部,要明辨“为公”还是“徇私”,分清“无心”还是“有意”,划清“失误”与“违纪”的界限,对容错免责的干部做到“一如既往信任、一视同仁使用”,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闯敢干、担当务实、不谋私利的干部加油鼓劲,才能让干事创业者坚定信心、轻装上阵,才能最大限度保护担当者勇立潮头的闯劲、打头阵的拼劲、不退缩的韧劲。
为干事者撑腰,就是要单位和组织加大澄清正名的工作力度。担当作为的干部,往往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但也容易因较真碰硬、坚持原则而得罪人,容易因“锋芒太盛”受到“躺平者”的嫉恨,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从而招致流言蜚语,甚至被恶意中伤。面对这种担当者在前面冲锋陷阵,背后却有人“捅刀子”“撤梯子”的乱象,组织上要厘清事实、主持公道,对诬告乱告者给予严肃处理,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及时为受到污蔑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负面影响,帮助他们打消顾虑、消除掣肘,让担当者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时代呼唤担当,事业需要闯将。当前,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一大批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唯有如此才能经受起艰难险阻、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才能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实践答卷。
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当好担当作为干部的坚强后盾,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全面激发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和雄心壮志,充分释放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干劲和活力动力,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