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74个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主席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主席回信中提到的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发端于河北省曲周县。这些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科技小院在实验室和盐碱地上架起了桥梁,一批批青年学子由此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针对不同的农林牧渔产业进行田野调查和试验研究,帮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把论文写在了乡间地头。依托科技小院科技培训和服务模式,近年来,曲周累计培养新型科技农民8万余名。曲周县北部28万亩“盐碱窝”也变成了如今的米粮川。
这是科技的伟力,也是青春的塑造。
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创新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最富创造性的时期。人类的许多事业正是通过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努力,才走到了今天。
但不可否认的是,创造的过程往往也充满着矛盾与困难,需要承受失败的挫折与风险的压力。青年的成长之路,需要肯定与鼓励。
1958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激波管组,对风洞展开研究。此时,年仅30岁的俞鸿儒受命担任激波管组组长。
所谓风洞,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飞行器研制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歼-20战机、“神舟”系列飞船还是“东风”系列导弹,这些国之重器在横空出世前,都需要在风洞中经受考验。
当时的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电力短缺。无法效仿国外风洞的发展路线,俞鸿儒选择了更加省钱的氢氧燃烧驱动方式,但这种方式极易发生爆炸,危险程度非常高。
“只要人不受伤,在失败中摸索出经验,发生意外了我们担着。”
在钱学森、郭永怀等前辈的鼓励支持下,俞鸿儒带领团队大胆开展实验,甚至在一次爆炸事故发生后,钱学森、郭永怀首先并不是批评,而是提出表扬。在经过一次次的试错和复盘后,终于为我国风洞研究“炸”出了一条新路。
“压力是青年成长的动力,而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则可能是青年顶过压力、发展成才的重要支点。”
青年的成长既应“压担子”,也需“递梯子”。俞鸿儒既是受益者,也是传承者。2012年,已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的俞鸿儒院士,指导建成了国际首座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的超大型激波风洞JF-12,实现了从“模拟”到“复现”的跨越,为我国航空航天重大任务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
当JF-12风洞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作为带头人的俞鸿儒却坚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最后一位。对此,他表示,“工作要一代一代接下去,年轻人做完有成就感,有威望和威信,工作就好开展了。人的时间有限,谁也不能干一辈子,这个工作没人接手可不行。”
没有人永远年轻,却总有人正年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盛靠什么?靠的就是一代代有志有为青年接续奋斗,靠的就是一代代有志有为青年的不断创造,在接过前人的旗帜后矢志向前,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将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青年人也往往会因为阅历和经验相对有限,带来眼高手低、求成心切等问题。但正是青年人因为缺乏经验和阅历,我们就更应该给予青年充分的信任和包容,既敢于“压担子”,还要善于“递梯子”,放手让青年人大胆试错,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见识、强筋健骨。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青年人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只有正确对待“青年”二字,把青年的优势、青年的干劲发挥出来,才能有更多青年人能干苦活累活、能打大仗硬仗;才能在大风大浪中堪当大任,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干出更大的功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