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中国军队中一个崭新的机构——中央军委军事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连同此前成立的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立起了军事科研工作的全新顶层架构。军事科学院重新调整组建,以军事科学院为龙头、军兵种科研机构为骨干、院校和部队科研力量为辅助,我军全新的科研体系正在加速形成。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军在科技强军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表明我们党对科学技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战略地位的认识上升到新高度。习主席深刻指出,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把科技创新这个强大引擎发动起来。
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进步不仅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军事发展走向,全方位根本性地推动着军事发展进程。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纵观世界军事发展史,支撑军事斗争的主要科技,冷兵器时代是青铜冶炼、铁器铸造,热兵器时代是火药、火器制造,机械化时代是内燃机、电力,信息化时代是计算机、通信。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化。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创新,都开启了一场新的军事变革,而每一场军事变革都把军事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时代。
科学技术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战斗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科学技术不是战斗力构成的独立要素,但它始终以各种方式和形态融入并凝结在战斗力各要素中,极大地促进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从人的方面看,在军人“体能-技能-智能”的发展链中,科技素质越来越构成其整体素质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军事技能,连武器装备也操作不了,更别说能打仗、打胜仗了。从武器装备方面看,其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物化表现,科学技术已成为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倍增器”。从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面看,科学技术催生新的军事理论,促使军队体制编制不断调整变革,是实现人与武器装备最佳结合的“催化剂”。总的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是推动旧战斗力体系要素消亡和新战斗力体系要素构建的主要力量,大大缩短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周期,促进新质战斗力的飞跃。
科学技术对现代战争胜负的影响日益上升。当前,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主要大国都把夺取科技优势作为谋求军事优势的战略举措。大国军事博弈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技术上的颠覆和反颠覆、突袭和反突袭、抵消和反抵消。有些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影响将是颠覆性的,甚至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战争攻防格局。我们正处在世界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强军兴军事业深入推进的历史交汇期。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我军建设发展。必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技对我军建设战略支撑作用,把国防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努力把握军事发展主动权、未来战争制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