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江西省南昌警备区丰富拓展活动形式激发青年官兵学习热情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张语嫣 徐子怡 张富华 责任编辑:王韵
2024-04-30 08:10:39

大好时光莫等闲 青春正是读书时

——江西省南昌警备区丰富拓展活动形式激发青年官兵学习热情

■张语嫣  徐子怡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张富华

书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个人的人生意趣、精神境界,更照见其理想信念、价值追求。

习主席曾指出,“向书本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并勉励广大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寄托了对青年成长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警备区与地方建立共教共育机制,丰富拓展读书活动形式,积极引导青年官兵通过读书学习,不断实现素质提升、能力扩容,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和本领素质。

南昌市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文化拥军活动。图为在南昌警备区设立的“图书流通点”。卢成行摄

官兵在南昌警备区图书室阅读。卢成行摄

“流动图书馆”送来书香

“希望有更多青年官兵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4月底,江西省南昌警备区战士谢诚磊走进“流动图书室”,在“首长推荐书目”区域阅读警备区领导的寄语,随后借阅了《五四那批人》一书。

“很多年轻官兵跟我一样,在想要阅读时,常常会犯‘选择困难症’。‘首长推荐书目’区域放置了很多领导推荐的有思想、有深度的优质书籍,供我们借鉴参考。”谢诚磊介绍说,“首长推荐书目”区域每周定期更新,不仅放置领导们精挑细选过的书籍,还有他们写下的读书心得、感悟体会以及对官兵们的寄语等。

近年来,南昌警备区高度重视优秀图书的育人功能,着力浓厚勤学深思,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的浓厚,离不开学习环境的完善。2019年7月,南昌市图书馆与警备区建立共教共育机制,在警备区设立南昌市图书馆“图书流通点”。图书馆工作人员依据官兵阅读需求与市场实时反馈,定期更新图书室陈列书籍,让书籍流转起来,被官兵称为“流动图书室”。

“南昌市图书馆指导支持我们打破传统图书分类法,以教研任务为牵引,将图书资源按照部队官兵需求分类归档。”该警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针对青年官兵兴趣爱好,丰富电子图书资源,设立电子图书角,打造“数字图书馆”。官兵们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阅读海量电子书籍,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阅读计划。

此外,该警备区依托“互联网+”电子图书设备建立动态反馈和更新机制,根据强军网相关栏目访问量、资源下载使用情况、官兵需求反馈等信息,定期更新教育内容,确保学习资源紧跟任务需要、紧贴官兵需求。

“我们结合年轻人特点,加强互动交流体验,在图书室内开辟‘讨论区’,官兵们可以在该区域组织读书会,分享读书心得,良好的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官兵。”警备区领导说。下一步,他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军地文化共建新模式、新格局,合力打造有广度、有深度的阅读新阵地,为建设学习型军营、培育知识型军人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警备区图书室已实现“纸电融合”,在收存万余册纸质书籍的基础上,利用电子阅览设备,接入南昌市图书馆电子书库,实现优质资源同步共享,现已上传超过13万册电子书,为官兵自主学习搭建广阔平台、提供丰富资源。

图书馆管理人员介绍“互联网+”电子阅览设备的使用方法。卢成行摄

官兵在南昌市图书馆“文化大篷车”上阅读。谢诚磊摄

“文化大篷车”开进军营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金一南的演讲视频,一直想读一读《心胜》这本书,听说这次市图书馆送来很多金一南的著作,我一定要认真拜读。”4月17日一大早,警备区官兵翘首以盼,迎接南昌市图书馆“文化大篷车”的到来。

“文化大篷车”进军营活动由警备区与南昌市图书馆联合举办,以警备区“流动图书室”更换流动图书为契机,随车带来500余册精选书籍,内容涵盖政治、军事、哲学、文史等领域,为官兵提供更为丰盛的“文化自助餐”。据了解,“文化大篷车”将根据官兵实际阅览情况,在营区停靠3至5天,并开展赠书活动。

等到大篷车停稳,官兵们有序排队登车,挑选借阅自己喜爱的书籍。该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干事涂文辉收到赠书后难掩喜悦之情:“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能够时常在营区内参与这些带有浓浓书香味的活动,不失为一种‘军营小确幸’。”

最是书香能致远,绿色方阵育英才。活动现场,干部职工或独处一隅享受阅读,或聚在一起交流心得,阵阵书香弥漫军营。随后,一场读书分享会在图书室内开展起来,大家互相推荐作品,交流感想。

“我很喜欢读文学名著,最近在图书室借阅了两本。从《追风筝的人》,我读懂了阿富汗的历史变迁与人性的救赎;看《悲惨世界》,我被主人公的悲苦与仁爱所打动……优秀的作品就是有这样的力量,其中的哲理和思想放在今天也不过时,运用于工作中受益匪浅。”战士何洋说,“这次大篷车开进营区,我可选择的阅读书目更加丰富,希望这项活动一直坚持下去!”

“文化拥军,就是以文化软实力助推部队提升战斗力。”南昌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刘霞说,“军地协作能够更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知识和文化送进军营,让官兵们在紧张的工作训练之余保持阅读,丰富了知识储备,强化了精神力量。我们会持续发挥好阵地服务作用,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为让官兵阅读资源更加丰富、更具品质,南昌警备区依托每周理论夜校和个人自学时间,组织官兵人人通读、逐级领读、反复研读经典书目。同时,他们积极使用好“军职在线”“学习强国”等互联网线上平台,把读书活动从书本搬到“云端”。

南昌市西湖区人武部组织工作人员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诵读红色经典书目。谢诚磊摄

南昌警备区官兵为当地中小学生讲述红色故事。邱  忻摄

走在营区内可以看到,工作间隙、业余时间玩手机的官兵少了,坐在图书馆里看书、写读书笔记、三三两两讨论读书心得的官兵多了。面对可喜变化,警备区政治工作处领导说:“警备区官兵、文职人员、职工以读书促学习,以学习促工作的意识不断加强。知识丰富了,眼界和胸襟就会更为开阔,精神境界自然提高。”

从红色经典汲取力量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与革命先驱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把自己的信仰和对亲人的思念诉诸笔墨,写成一封封饱含家国情怀的信笺。

4月下旬,火红的杜鹃花开满英雄城,南昌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营区内四溢着淡雅花香。干休所阅览室、休闲平台,在一位位老干部身旁,传来年轻官兵、文职人员轻轻的诵读声。

第29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南昌警备区组织所属年轻官兵、文职人员来到南昌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开展红色家书微朗诵活动,一对一为老干部诵读红色家书,一同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岁月,汲取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

这天,文职人员敖纪红读的是刘伯坚烈士就义前给亲人留下的4封书信,其中“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这句话,让敖纪红感慨不已:“红色故事常听常新。刘伯坚在有生之年不断追求中国新的出路,追求他心中和平、幸福、温暖的中国,牺牲时他一定是无悔的。这份爱国情炽热而深沉。”

“我们生长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真切体会到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但人是有情的。”离休干部陈家新说,“我看到无数战友在战场上壮烈牺牲,我们活下来的人不能忘记他们,要继承好他们的遗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慰那些战友的英灵。”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南昌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政委欧阳春介绍,所内保障的老干部平均年龄超过93岁,他们从战火硝烟中走来,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此次红色家书微诵读活动是警备区立足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老干部“活历史”“活教材”作用,作为促进年轻官兵、文职人员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让他们在诵读红色经典的过程中了解革命历史、坚定红色信仰、筑牢理想之基。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应当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为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警备区领导介绍,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他们组织年轻官兵、文职人员等前往当地学校,开展更具国防教育特色的相关系列活动,让双方在共教共育中共同进步。

在各项活动的推动下,警备区读书学习颇显成效:年轻官兵从军事类书籍中采撷古今中外战例战法,积极探寻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在各级组织的阶段性军事考核验收工作中优良率连创新高;从时政类书籍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为自己充电蓄能,在前不久开展的政治教员比武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案例,被制作成教学视频进行推广;众多熟读红色书籍的工作人员走进干休所、当地学校、红色场馆等,担任红色讲解员……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年轻官兵干事创业热情持续提高。

让读书的状态始终满格

■杨西河

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精神生活的入口,是潜心钻研的功课,是豁然开朗的智慧,更是砥砺前行的力量。

中华民族一直是爱读书的民族。从古至今,留下了“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的千古美谈。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陈独秀、李大钊到毛泽东、周恩来皆是爱书之人。习主席年轻时到梁家河插队,随身行李仅是一箱子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是他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还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佳话。

读书,既要从中汲取智慧,也要进行探索实践。当前,随着强军事业加快推进,青年官兵作为部队建设的生力军,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就难以满足岗位需求和打仗要求,应当自觉养成热爱读书学习的习惯,要有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清冷和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读优质书、读精品书,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滋养精神家园。

读书,既是在追溯思考,也是在为前行蓄力。读书应是多多益善,但也要把好重点、做好选择。广大青年官兵应立足本职岗位,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未来战争需要什么钻什么”的原则,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把打仗所需、岗位急需、素质必需的内容作为读书学习的重要选择,把学习能力转变为战斗力,把知识优势转变为制胜优势,在学习中激发斗志、凝聚共识,把读书明理、读书励志转化为自觉投身强军实践的内在动力。

读书,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理论学习贵在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领悟真谛。新时代革命军人不仅要有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军事本领,还要在知识的武装下不断强大自己,才能担负重任、不辱使命。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积极投身实践大课堂,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与强军兴军相适应的能力素质。

读书,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使命担当。习主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汇涓滴之水可成江海。”读书习惯的养成,看似是个人的事,但由此影响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文化素质的养成,实则关系着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大局。

对于军人而言,能否赢得学习革命,决定能否赢得军事革命;能否打赢“书桌上的战争”,决定能否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唯有通过持续学习、深入学习,学以致用、以学强能,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习主席指出,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走进新时代,我们更要常怀学习“紧迫感”、求知“饥饿感”,让读书学习的习惯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真正注入灵魂、融进血脉,做到与书为友、书香常伴,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