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集团军某旅某营官兵与驻训地附近村民结下深厚感情——
洁白的哈达,离别的歌
■臧乾雯 王 超
刘延源 绘
圆月高悬,紧邻黄河渡口的某村落里,一队轻装的士兵正在打扫卫生,扫把摩擦地面发出的“唰唰”声与母亲河的浪涛声打破了凌晨的寂静。这是第76集团军某旅某营官兵结束驻训,离开渡口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
每年驻训期间,该营都会来到这个渡口开展舟桥架设训练,入冬前返回主营区。正因如此,该营战士常以“候鸟”称呼自己。而他们打扫的村落,就在驻训地不远处。
打扫完毕,官兵们整装上车,趁着天未放亮,悄悄离开渡口。
“送战友,踏征程……”行至村口,歌声突然在官兵耳畔响起。循声望去,只见该村村民、退伍军人武永红站在路边,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向车队挥手作别。
听着熟悉的旋律,该营干部王振感慨万千,思绪也回到了另一个歌声悠扬的清晨。
不久前的退伍季,王振带领官兵欢送老兵离队,走到营区门口,就看到这里的村民手捧哈达迎了过来。在村民的祝福声中,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披在了退伍老兵身上。
这些官兵与村民的初次相识,是几年前该营来此驻训不久后的一个周末。当时,王振的对讲机里突然传来哨兵急促的声音:“驻地附近路上有一名老人晕倒,请求支援!”来不及多想,王振连忙叫上军医火速前往。检查发现,老人晕倒系中暑所致,经过紧急治疗,慢慢恢复了意识。
送老人回家的路上,王振了解到,渡口附近住着4户人家,距离县城十几公里。“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就忍忍,实在忍不了才会走几小时的土路去城里医院看病。”老人的话让王振心里很不是滋味,从那时开始,每年夏天,这个渡口多了一支服务小分队,定期到村里巡诊、理发、打扫卫生。
上等兵小陈刚下连时一度很苦恼,作为一名大学生士兵,他期待在军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可下连后枯燥的训练与想象中冲锋陷阵的场景相差较大,感到迷茫的他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去年夏天,连日暴雨让整个渡口陷入泥泞,村头老乡家的外墙被雨水冲垮,班长带着小陈和其他战友前去救援。清淤、补墙……没干一会儿,小陈趁班长不注意,悄悄地躲到草垛后面休息。正在他发呆时,老乡家6岁的孙子跑到小陈面前,认认真真地敬了个军礼。小陈的脸“腾”一下红了,想到自己近期的松懈,内心很是羞愧。从那以后,小陈一改往日懒散,刻苦训练。不久后,营里组织岗位练兵比武,小陈夺得新兵第一名。经验交流会上,小陈讲起这段经历,深有感触地说:“我知道小孩的军礼意味着什么,他那么小就知道感恩,而我作为一名军人,更应该努力工作、精武强能,对得起人民群众的褒奖和信任。”
“刚认识小武时,他还是一个学生,天天跟着我们跑步,让我们教他敬军礼,没想到转眼间他已经入伍好几年了!”三级军士长宋战江口中的“小武”,是村民武永红的儿子。有一次,小武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脚下一滑落入水中。汛期的黄河水又冷又急,幸好执勤的哨兵及时发现,赶忙跳下水把他救起。从此,该营就多了一名“编外战友”,每年一到暑假,小武经常蹲在村口,等待驻训官兵的到来。
儿时种下当兵的种子,小武长大后如愿参军入伍,离开家乡前,他特地佩戴红花、披着绶带来到营区门口告别。不久前,小武带着妻子回村办婚礼,新婚妻子听说丈夫和驻训官兵的故事,专程登门道谢。
该营官兵在练兵备战之余,坚持服务地方群众,渐渐地,官兵熟悉了村子的每个角落,村民们对他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几天前,武永红拨通了王振的电话:“我跟邻居们商量过了,想给你们表演几个节目,感谢你们的帮助。”
很快,一块电子屏、两辆运输车,围成一个简陋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孩子们唱起乡间的童谣,大人们表演传统的秧歌和民歌,官兵们则用锣鼓和武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歌声、笑声、涛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交响乐。没有灯光音响、没有背景音乐、没有主持串场,但官兵们却说,这是他们看过的最暖心的演出。
分别的时刻到了,官兵们被村民簇拥着重新登车。“请大家保重身体,明年夏天我们再见!”王振大声说着。
“再见,我们在这里等着你们!”村民们回应。
黄河水奔流不息,流不尽的是驻训官兵与渡口村民浓浓的鱼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