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河南省多地人武部组织民兵抗旱保苗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赵永志 陶少琳 王士刚 责任编辑:李佳琦
2024-06-28 08:27:31

河南省多地人武部组织民兵抗旱保苗——

灌溉保农时 齐心守粮仓

■赵永志  陶少琳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王士刚

河南省武陟县民兵抗旱小分队帮助韩余会村军属乔海平家修理喷灌设施,浇灌田地。雒根生摄

“注意别踩着花生秧……”6月下旬,河南省舞阳县人武部组织民兵来到该县文峰乡冯岗村,帮助村民陈庆元浇灌田地。看着汩汩清水流入自家农田,陈庆元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这是舞阳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帮助群众抗旱保苗的一个镜头。

前不久,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河南省不少地区出现旱情,农田干涸、幼苗枯萎成为群众心头的大事,军烈属等缺少劳动力家庭更是面临诸多困难。连日来,河南省多地人武部经上级批准,组织民兵成立抗旱小分队,积极开展抗旱保苗工作。他们充分发挥民兵分布广、情况熟的优势,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军烈属、困难群众家庭做好夏收夏种,缓解燃眉之急。

“玉米已经种上,可这么多天不下雨,地面都裂开了口,种子快旱死了。”家住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大刘村的军属陶永向心急如焚。

陶永向家中有几亩玉米地急需浇灌,但村里只有一口机井。陶永向排了几天队,也没有轮上。大刘镇民兵抗旱小分队了解情况后,特地协调镇里的消防车前来解围。看着民兵忙碌的身影,陶永向十分感慨,他给在陆军某部服役的儿子发消息:“你在部队要刻苦训练,不能辜负家乡父老的厚爱。”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稼是乡亲们的命根子,要让他们放下心来。”源汇区人武部领导介绍,他们向区委区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旱情后,以8个乡镇(街道)应急排民兵为基础组建8支抗旱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帮扶工作。点点“迷彩绿”穿梭于田地间,条条水龙喷涌而出,滋润了土地,也温润了村民的心。

机声隆隆,水声潺潺。几十公里以外的舞钢市张卜庄村田间,同样随处可见民兵忙碌的身影。他们头顶烈日,修机井、引水源、救秧苗,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张卜庄村村民王迅体弱多病,丈夫常年外出打工。麦子收割后,眼看邻居家都在忙着浇地抢种,她不由得犯愁。一筹莫展之际,该村民兵张光亮主动与她联系,安排水源、遴选耐高温、抗干旱的玉米品种,并帮助清除田间杂草,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关键时候,咱民兵真给力!”王迅竖起大拇指。

据悉,今年以来,舞钢市人武部组织民兵参与修缮硬化水渠24公里,清淤疏浚、整修排水沟40余公里,为此次保障沿线10万余亩农田有效灌溉发挥重要作用。

“连续多日高温,如果播种后着急浇水,可能烫伤农作物根部。”在素有“中国辣椒第一镇”美誉的临颍县王岗镇,民兵赵要谦主动为村民讲解浇灌注意事项。他建议早晚浇水,减少水分蒸发,确保农作物吸收充足水分。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抗旱质效,不少民兵自发指导村民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封闭地头排水沟、喷洒抗旱剂、调整灌溉时间等方法,保证土壤湿度,防止因缺水造成农作物早衰。同时,在一些地处山区的县区,当地人武部还组织民兵森林灭火分队展开针对性训练,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随时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军地合力,共同守好百姓粮仓。”多地人武部领导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天气和旱情变化,持续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做到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迷彩绿”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