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发扬群众性练兵比武优良传统,推动练兵比武走深走实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翟青锐 责任编辑:孙悦
2024-05-22 06:39:04

推动练兵比武走深走实

■翟青锐

“谁英雄谁好汉,练兵场上比比看。”60年前,中央军委在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掀起群众性练兵比武的热潮,有效促进了全军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的提升。今天,我们应发扬群众性练兵比武的优良传统,赋予练兵比武新的时代内涵,推动群众性练兵比武走深走实。

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是我军发扬军事民主的宝贵经验和传统方法,是激发练兵热情、提高训练质量的有效抓手,也是立起备战打仗鲜明导向的重要举措。历史上,我军曾多次组织过这样的活动,像上世纪70年代的“三打三防”训练、90年代的科技大练兵等,都极大激发了官兵投身军事训练、苦练杀敌本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是对训练水平的直接检验,也是调动官兵训练积极性、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更加注重时代性。应时而变、与时俱进,练兵备战才能跟上军事潮流、勇立时代潮头。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适应军事训练转型发展,引领练兵比武与时代精准对接。应紧贴使命任务,立起实战靶标,对照作战方案要求和作战能力指标确定训练标准,拓展训练内容。应突出新域新质,强化新装备、新力量、新战法、新手段训练,充分释放作战效能,加快形成新质战斗力。应聚焦联合作战需求和能力短板,突出联合作战基本理论、技能训练,突出联合背景下技战术基础训练,着力增强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更加注重创新性。军事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群众性练兵比武应把创新驱动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用好新平台、探索新手段、走开新路径,丰富练兵方式方法,创新战法训练,突出实战化、对抗性、战斗性考核比武,实现练兵比武效益最大化。应突出科技赋能,增强官兵认知力运用力,加强“科技+”“网络+”和模拟化、对抗性训练,运用作战实验、兵棋推演等手段,把先进科技转化为训练质效、作战能力。

更加注重群众性。群众性练兵比武与通常的体育竞赛、专业比武不同,不是“精英赛”,而是“全员赛”,注重个个参与、人人争先、集智练兵。练兵先练官,强军先强将。群众性练兵比武如果只见“群众”不见“官”,不仅体现不出群众性,还会影响群众的积极性。应突出关键岗位及小、特、新、弱、难课目,突出“四会”教练员培养选拔,突出复杂条件、夜战夜训和高强度训练,加快培养一批“郭兴福”式教练员和组训团队,打造一批训练骨干人才队伍和过硬战斗班组,引导官兵立足岗位练、融入实景练,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练强克敌制胜的硬功夫。

(作者单位:77643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