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打造新质战斗力的辩证逻辑
■刘熙武 韩志文 毕 燃
引 言
新兴领域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活动范围拓展,而出现的新型战略空间和关键技术领域,已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主赛场和新高地。我们要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尤其要把握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大逻辑,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
把握好“新与旧”的关系,积极占领新兴技术发展制高点
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尤其是军民两用型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通用型技术、兼容型技术的重大突破与颠覆性创新,其作为传统战争形态的否定性力量,总是强制性地带来新质战斗力的跃升,这就是科技革命引发新军事革命的内在逻辑。从冷兵器到热兵器,从机械化到信息化,包括从信息化到智能化,本质上都是“新质”取代“旧质”,新兴科技牵引新质战斗力不断跃迁的过程。从新兴技术与新质战斗力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看,新兴技术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其本质特点在于“新”,这就要求我们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新兴技术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战斗力的提升均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石上,来源于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和军民协同创新实践中,从而最终为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提供不间断的物质和技术支撑。二是坚持“先立后破”原则。新质生产力、新质战斗力是相对于传统技术、传统战斗力而言的,二者是塔尖与基座的关系,塔尖越高,基座必须越坚实。遵循“先立后破”原则,要守住基座这个基本面、基本盘,在此基础上强化新兴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自主可控力,拓展新质战斗力生成的新赛道。三是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新兴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推陈出新,防止和杜绝“喜新厌旧”、一哄而上,低效低质低水平重复建设。
把握好“快与慢”的关系,着力推动新兴技术快速军事应用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新兴技术问题的总开关,是新质武器装备发展的原动力。基础研究要“慢”下来,小火慢炖,增强新兴科技发展后劲,为打造新质战斗力奠定坚实基础,防止科研创新中的竭泽而渔、急功近利现象。同时,新兴技术的军事应用要快,前瞻谋篇布局,抢占时代先机,坚持“快”字当头,下好先手棋,抢出窗口期,跑出加速度,打好主动仗。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要妥善处理打基础与出成果的关系,该慢的一定要慢下来,该快的一定要快起来。一是要快速发现。通过实施技术探查、潜力调查等项目和活动,在全社会大生态中及时了解、发现一流企业、一流技术、一流产品,摸清资源底数、分布情形和应用前景,形成新兴技术的“资源池”“储备库”。二是要快速转化。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坚持军事需求场景驱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开展军事价值扫描、识别、挖掘、评估工作,遴选具有军事应用价值的重要新兴技术产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载国防功能或预留军事应用接口,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打好物质技术基础。三是要快速应用。通过加强战略规划统筹,促进供需对接,推进资源要素共享等创新举措,打通新兴技术资源池与军事应用的壁垒与梗阻,修好“引水渠”,搭好“直通车”,将先进技术、产品与装备快速纳入军工体系、部队战备方案与装备采购计划,力争使一流的技术、产品与装备直达一线部队,推动先进生产力向战斗力快速转化。
把握好“分与合”的关系,畅通军民一体化发展路径
新兴技术军民通用性、兼容性强,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具备天然的融合属性。其与军事高技术的基础科学、原理、设备、工艺、程序等要素上具有高度共通性共融性。这就为军民“一体化”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支撑。新兴技术天然融合的特性启示我们,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必须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打破军民二元思维定式,跳出军民分割、自我发展的窠臼,坚持走军民一体化、军民共建共享共用的新路子。一是推动标准融合。瞄准新兴科技前沿,持续深化军用标准规范改革,完善国家标准、军用标准、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保持军民两用技术的兼容性、适配性,走好标准化通用的路子,为新质生产力支撑拉动新质战斗力创造先决条件。二是强化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军地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打破军地优质资源相互封闭态势,破除军地共享渠道梗阻,制定军地科技资源共享政策制度,科学界定军地资源共享范围,分领域研究制定共享目录,推进资源要素开放共享、创新成果共创共用。三是形成军地合力。推动军事需求管理革命,构建科学高效、运行顺畅的军事需求提报机制,以新质作战需求为牵引,军地同向发力,推动军地技术、人才、数据、信息等关键要素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的良好生态。
把握好“正与奇”的关系,增强制衡对手的战略能力
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既涉及科技问题,也涉及军事问题,更涉及战略选择问题,要加强谋略与策略研究,处理好“正与奇”的关系,做到守正发展,以奇用兵,出奇制胜。一是持续打造先发优势。全面、深入、系统、客观地评估世界新兴技术发展态势与新质战斗力发展潜力,认清优势与劣势、长项与短板,保持战略清醒与战略定力,持续在“领跑”领域形成独特的先发优势,持续打造更多、更有效、更有威慑力的撒手锏武器与独门绝技,增强慑敌止战能力。二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瞄准未来打什么仗、和谁打、在哪里打、怎么打的问题,科学确定新兴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军事应用领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坚持你发展你的、我发展我的,对于必争必抢的领域,开足马力,奋勇当先。同时,掌握好换道超车与弯道超车的时机与方式,牢牢把握新质战斗力生成的主动权。三是增强精准辨识能力。在跟跑领域,要“低头拉车、抬头看路”,在密切跟踪的同时科学研判跟的方向是否对头,是否要继续跟踪,精准辨识新兴领域技术陷阱、认清技术真伪,精准辨识军事运用发展方向,防止被对手误导,带偏节奏,力避陷阱与圈套。
把握好“量与质”的关系,提升战斗力的科技含金量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发展新兴技术的过程,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叠加、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新兴技术发展的本质规律要求我们,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必须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统筹好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一是保持“增”的态势。整合军地优势资源,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领域,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研究、交叉融合研究,以关键领域的多点突破,推动多域新兴技术的群体迸发,保持新兴技术持续增长态势,为新质战斗力形成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二是蓄积“转”的动能。体系推进跨军地综合治理,聚力破解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健全新兴领域平时发展与战时转化运用制度体系,细化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效突破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的链路梗阻,加快构建同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同新质战斗力需求相契合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不断积蓄新质生产力向新质战斗力“转”的强大动能与内在驱力。三是推动“质”的跃升。以加快新质战斗力生成为牵引,前瞻设计作战概念,创新作战理念,积极探索新兴技术军事运用场景,推进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及多域运用模式,加强新型军事人才、新型作战装备、新型组织形态、新型战法的有机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向新质战斗力实现关键“一跃”,促进新质战斗力朝着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为优质的方向发展,提升强军胜战的科技含金量。